可这种事情的解释权毕竟是在官府手中,官府就是宣称这个约法三章针对的是农业,豪强们也没办法。要么你就别搞商业,那肯定是没有任何杂税能征收到头上。约法三章的内容极其严苛,官府一丝不苟的执行,公布的税收就只有农税一项,十月开始征收。</p>
但要经营商业,就得低下头,承认官府的解释,老老实实的纳税。</p>
关键是占据多数的编户百姓显然拥护这项政策,或者说不反对这项政策。那就掀不起什么波澜。</p>
最终堵在城门前的这名豪强还是低下了头,为几十车货物缴纳了进城的商税,足足上百石粮食。显然这百余石粮食还是比不上他这数十车货物能交易到的财富。论财富积累,种田永远也比不上工商啊。</p>
孙策也终于记起来了这位何都尉是何人,应该就是他刚刚任命组建市尉司的市司都尉何夔。</p>
等人流恢复,孙策等人才驱马上前。</p>
那名姓张的小吏也是照例向前查看,见到马腹上官府和将军府的双重印记才瞬间一惊。</p>
“孙……孙郎?”</p>
他早已见到了这一行铁骑,只以为是哪位小校出行。毕竟他完全没想过做为统军大将、吴郡之主的孙郎还会带着亲卫在人群后面排队。</p>
孙策上下审视了他一圈,说道:“你如此骄纵,动辄对百姓威吓、辱骂,早晚要反受其殃。若人人恃强凌弱,则恃强者必有更强者辱之。望你好自为之。”</p>
对他,孙策也只是训诫了一番。惩戒小吏这种事,不是孙策一位君主应该去做的。有的是官员会肃清风气。</p>
况且,当今时代,官吏就这个德行。小民贴首妥尾时,他们就就权轻屑之。小民一朝暴乱,他们又惶恐不已。</p>
其实这个问题要解决也不是没办法,但那不是靠孙策训斥几句或者暴起杀之就能轻易解决的,而是设置制度,规范官吏,倡导风气。</p>
别总是想着动辄杀人,严刑酷法,要是这种粗暴方法好用,那有锦衣卫的大明也不至于亡国了。</p>
对另一名姓王的小吏,孙策则勉励了一番,笑着说道:“你处理之法则颇为得当,升迁不宜因一言一事,但不妨碍我赏识你今日作为。赏你一金,算是我请你喝酒了。”</p>
对方连忙惊喜的拱手,孙郎果然如传言一般性情豁达,喜笑谈,让人一见倾心,他拜谢之后,也不忘拉同僚一把:“张兄就是脾气火爆了些,对孙郎绝对是一腔忠诚。”</p>
孙策点了点头,要不是看在他没犯什么大错的份上,自己也不是仅训斥一顿就轻易放过,随后孙策对他说道:“你回去通知何都尉,去郡府见我。”</p>
要修吴郡境内的道路,市尉司的意见自然也极为重要,把各个市场相连本就是修路的重中之重。</p>
进入城邑,孙策便直奔郡府而去。</p>
但这一次前往郡府,就没有之前那么顺畅了。</p>
主要是道路上有各种车马、挑夫,一个几十人的商队推着十几辆车就足够让这吴郡城内的小土路非常拥堵了。</p>
更有许多车水马龙的大型商队在其中,混杂着大量的行人,使吴郡十分热闹扰攘,摩肩擦踵。</p>
孙策亲眼所见,不仅有人载着鲜瓜蔬果,也有人一车一车的拉着陶器、漆器、篾器进城。</p>
篾器也就是用竹皮编制的席子、篮子、蚕箔、簸箕等,这是南方的典型特产,用竹子的薄片编制这种手工品的手艺人还有个专门的名称,篾匠。</p>
孙策没想到这么快就在吴县见到了这种南方特产,而且这户豪强貌似还挺重视手工生产,这一车一车的篾器和陶器,要是庄园里没有大量宾客专司生产,等闲还真无法拿出来。</p>
孙策特意关注了一眼,对蒋钦说道:“你派个人去跟这个商队打听一下,他们是哪里的豪强,除了这些,还有没有什么更珍贵的特产比如瓷器、玉器。”</p>
蒋钦立即派了一名亲卫跟了上去,然后对孙策问道:“将军对此感兴趣,莫非要置办家财?”</p>
孙策笑了笑,他觉得周澄这位贤内助之前的话颇为在理,不要总是把自己超然物外,尝试着将自己融入吴郡这片郡国当中。</p>
发展工业生产,自己不一定要一直指望别人,自己也可以组建工坊。皇商都能存在,皇室工厂不一定就是与民争利。</p>
孙策从容说道:“要是合适,我倒是想跟他合作发展一下珍珠首饰。”</p>
总是把珍珠一筐一筐的送人,也未免太暴殄天物了。而且显得好像的确是没什么价值。试问一位贤才得到了三筐珍珠,他应该是作何反应?</p>
没有经济价值的珍珠,就是一堆蚌肉分泌出来的破石头。</p>
江东其实也算是守着金山饿肚皮了。</p>
而稍微修饰一下,这可就是收割北方财富的利器。在绝大部分时候,珍珠都是与玉石、金银等同的财富。</p>
不过这种工商收割,只是当今最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而已。</p>
孙策稍微留意了一下,就迅速策马而过,抵达郡府。</p>
朱治亲自将孙策迎入了大堂,请他上座,然后自己坐在下首,恭敬的问道:“将军到郡府可是要督察何事?”</p>
孙策笑着说道:“过段时日我会巡视郡北各县,督察政务。这次前来,主要是跟朱府君商谈一下修建道路,以便利民生。”</p>
“说起此事,我刚才进城,发现今日竟在各处城门设置了税吏征收商税?”</p>
朱治解释道:“的确如此,乃是市尉司何都尉的建议。”</p>
孙策好奇的问道:“以往征收商税不都是在坊市之内?如今怎么忽然要在城门处征收。”</p>
朱治笑了起来,说道:“将军,这就关乎吴县之繁盛了。何都尉不愧是国士,因地制宜,设法得当。只在吴县一地于城门处征税。”</p>
孙策也来了兴致,也就是说只有吴县的商税在城门处征收,其他各县的商税还是在坊市前征收?</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