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当年往事(1 / 2)

第七十五章:当年往事当时的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进一步通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不知道,主公怎么看隋炀帝?”刘伯温用书本做扇子,一边扇着自己,一边问张士诚。

张士诚微微回忆一下自己前世的了解,思考一下言语组词,开口说“其实,历史上对于隋炀帝一直都是贬低的。各朝各代都是这样一面诋毁隋炀帝,一面采用隋朝的六部和科举,使用并维修京杭大运河。其实这个人怎么说,要我说是功大于过的。”

记得在中学的历史书上曾经说过,西元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强盛的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陈国绝对不是什么小国,也绝对不弱。

当时,南方人称呼北北方人为为‘索虏’,北方政权则指责南方人为‘岛夷’。当时人们认为: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为南北……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而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于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在公元590年,杨广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并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的巨家大室全部叛变: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

“是啊!”刘伯温叹息一声“历来都是成者王侯败者寇!杨广刚到江南时,就学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亲近江南学子,重用其中的学者来整理典籍。他亲自实地在江南花了十年来拢络人心,缓和了南方的怨恨和怀疑,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行政,打破阻碍南人成为忠于隋室臣民的许多政治和文化隔阂。自此南北朝之后和北方隔离300余年的江南才始归顺中央,更使得之后唐朝在南方的统治得以顺利进行。

后来,杨广北上击败突厥进犯。这些功劳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隋书》赞曰:杨广----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自汉末起止直隋朝三、四百年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刘伯温叙述了一下杨广的主要功绩,开口问:“不知道主公是怎么看待杨广为什么会失败的?”

“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次征讨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张士诚斩钉截铁的说。

“哦,这倒新鲜,主公能详细讲讲吗?”卞元亨插嘴问道。

张士诚点点头“嗯可以,首先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义、叛乱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手下李渊的军队后来平定叛乱可看出。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

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我们应该肯定。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总之,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随着张士诚的解读,众人都纷纷点头称是。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又名杨英,小名是阿麽。父亲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只有十三岁。除了王位外,还让杨广做并州(治所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市)的总管。

杨坚之所以要让很小的儿子担任并州总管,拱卫京城,是吸取了北周没有亲近的重臣辅佐,而被自己灭掉的教训。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真正能在以后胜任,杨坚让很有才干的大臣王韶担任杨广的辅臣。王韶没有辜负杨坚的信任,对杨广尽心尽力,有一次,在他出巡长城时,杨广便趁机造园林,结果等王韶回来后立即劝止了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