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自信有多么大的魔力啊!
电学的创始人之一,英国的法拉第不仅是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他善于以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语言激起听众对于科学的兴趣,以及对于他的精彩演讲的兴趣。他的崇拜者对他的演讲技巧赞叹不已。一次,一位新手要登台演讲,特意去请教法拉第如何假定听众的水平,法拉第直截了当地回答说:“他们一无所知。”
●演讲的“暗示”技巧
“暗示”是一种心理策略,它不是直接地阐明某个问题,而是靠直接或间接的提示,使听众自己明白。国外有一种戒烟电话,当人们的烟瘾发作时,拿起电话听筒,拨一个特定的号码,就可以听到使人难以忍受的气喘声、咳嗽声,从而打消吸烟的念头。
暗示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效果。在演讲艺术中,它常常表现为含蓄、委婉、迂回、设问、反向等手法。
暗示还有一个微妙的作用,即能够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除了语言外,演讲者的表情、行动也可以作为暗示的“符号”。有一次,林肯作为被告的辩护律师出庭。原告的律师将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听众极不耐烦。轮到林肯发言时,只见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来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几口水;又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又喝水。如此重复了五六次,逗得听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这种“一言不发”的暗示,使他获得了“首场胜利”。
演讲一般采取的是“他人暗示”,其中又包括:
1直接暗示
直接暗示,即有意识地直接提示。如古希腊演说家伯里克利的一段演说:“我不想作一次冗长的演说来评述一些你们都很熟悉的问题,我不说我们用以取得我们胜利的一些军事行动,也不说我们父辈英勇地抵抗希腊内部和外部的敌人……”再如秋瑾的一段演说:“上天生人,男女原是没有区别的。试问,天下没有女人,就能生出这些人来么?……诸位,国家是要灭亡的了,男人自己也不保,我们还想靠他么?”前者是“欲说还休”,后者是“不疑而问”,都是直接暗示的手法。
2间接暗示
间接暗示,是不显露动机的间接提示。这种暗示不容易被理解,但一旦被理解,产生的体会就很深刻。请看林肯的一段演讲:“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也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高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听了上述演讲,你对林肯产生了什么印象?当然,这种印象是无意中形成的。首先是感情丰富(妻子和儿子都是无价之宝);其次,思想深刻(大书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还有,谦虚诚恳(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是你们)。一个人具备了上述三种品质,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3反暗示
反暗示,是显露动机的反面提示,即“正话反说”。冯玉祥当旅长时,有天听部下诉苦:其他部队的士兵讥笑他们穿得破烂,骂他们是孙子兵。为了鼓舞士气,他立即召集体官兵,作队前演讲:
“刚才你们来报告,说第四旅的兵骂我们是孙子兵,听说大家很生气,可是我倒觉得他们骂得对。按历史的关系说,他们的旅长曾做过二十镇的协统,我是二十镇里出来的,你们又是我的学生,算起来你们不是矮两辈吗?他们说你们是孙子兵,不是说对了吗?再看衣服来说,缎子的儿子是绸子,绸子的儿子就是布。现在他们穿缎子,我们穿布,因此他们说我们是孙子兵,不也是应当的吗?不过,话虽然是这样说,若是有朝一日开上战场,那时就能看出谁是爷爷,而谁是真正的孙子来了。”
这篇演讲,似真非真、似抑而扬。士兵们听了后情绪顿时高涨,由自卑转为自豪。
恰当的暗示能给演讲带来魔力,但它与幽默一样,也不是一匙万能的调料,否则会影响演讲应有的“明白性”。
下面是一篇绝妙的“暗示”演讲,它是心理学家路赛罗对企图自杀者的劝导,不读殊为可惜。现抄录于后,以飨各位:
你已经孤注一掷了,生命对于你已不再有吸引力了,因而你选择了自杀。
好的。但你在杀死自己之前,我想告诉你几件事,我是精神病院的护士,亲眼看到过种种自杀者的下场。
自杀不一定能成功。你以为你一定能杀死自己吗?请看这位25岁的青年,他试图电死自己,然而他活着,但是两条胳膊都没有了。
那么跳楼怎么样?去问问约翰。他曾是一个多么聪明和富有幽默感的人,但这都是他跳楼以前的事了。如今,他的脑子受到了损伤,拄拐杖,步履蹒跚,永远需要别人的照顾。最糟糕的是他还明白他曾是一个正常人。
甚至一些不太剧烈的方式也会使你变为残疾。你想吃安眠药致死吗?看看这个12岁的孩子,他就是因此而得了严重的肝病。你见过严重的肝病患者吗?你会在身慢慢变黄中死去。这条路实在是太痛苦。
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法。你想用枪吗?这位24岁的年轻人向自己的脑袋开了枪,现在他拖着一条腿和一只没用的胳膊,并且丧失了半边的视觉和听觉。这就是你所认为的万无一失的方法。
自杀并不那么有魅力。你可以设想一个电影明星是在吞服了过量的安眠药之后,穿着睡衣进入了长眠。但是,在你的设想中忽略了一个事实:随着死亡,她的肌肉变得僵硬,最后,部美丽化作尘埃。
谁从地板上擦掉你的血迹、刮掉你的脑浆?谁把你从上吊绳上解下来?谁从河里捞起你肿胀的尸体?你的妈妈?你的妻子?还是你的儿子?这种差事即使职业清洁工也会拒绝的。但这种事总得有人去做。
你的那封精心措辞、爱意切切的诀别书是没有用的。那些爱你的人永远也不会完从这件悲痛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他们懊悔,陷入无边的痛苦,同时感到愤怒,因为那时你只想到你自己。
自杀是一种传染病。看看你的家庭成员:儿子、女儿、兄弟、姐妹、丈夫、妻子。你4岁的儿子正在地毯上玩他的小汽车。如果你今晚上杀死了你自己,那么10年后他也会干同样的事。事实上,自杀常常导致家庭其他人的自杀。而孩子们在这方面尤其脆弱,所以就更容易受到伤害。
你必须有其他选择。总会有人在危机中给你帮助,打个电话,找找朋友,看看医生,或者去叫警察。
也许他们会告诉你,生活还是会有希望的。这希望之光也许来自明天的一封信;也许来自周末的一个电话;也许来自某位在商店相遇的好心人。你不知道它来自何处──没人知道。但是所期待的可能就在一分钟、一天或一个月后突然到来。
你仍旧坚持要干这件蠢事吗?一定要干吗?那好吧,不久我就会在精神病院的监护室里与你相见,届时我们照料你所剩下的一切,依然要干所有你再也不干了的事。
●演讲的“激情”效应
在演讲中,热情是通过演讲者的面部表情、姿势、语言、语调等表现出来的。“一个冷淡的人在进行热情的演讲”——你会相信吗?
热情是人类进行活动的源泉。黑格尔说:“没有热情,世间任何伟大的业绩都不能实现。”列宁说:“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普遍的政治热情,然后又激发了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在演讲中,我们应该采取“热情”这个有效的背景和捷径,运用情感的力度去感染听众、充分唤起听众与演讲者的“心理共鸣”。
如何进行“热情”的演讲呢?这首先取决于你对听众的兴趣和感情。心理学家亚得洛认为:“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生活中困难最大,对别人的损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由这些人中发生。”被誉为魔术之王的塞斯顿认为自己的成功经验有两条:首先懂得人情,其次对人有真实的感情。每次上台前,他都反复地对自己说:“我爱我的观众,我将尽力把最好的给他们。”注意:如果你对听众没有兴趣和热情,那是无法掩饰的。小说家凯瑟认为:“热情是每个艺术家的秘诀,而每位演讲家都应该是艺术家。这是一个公开的秘诀,十分有效,它如同英雄的本领一样,是不能拿假武器去冒充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歌唱家史密斯在主持一次广播节目中发表劝购公债的演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实她的讲稿水平一般,但由于充满真情、毫无做作,使听众感到她简直是“倚门盼儿归的父母,期待男友早日凯旋的痴情少女”,无不为之感动,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对演讲的主题和内容的热情也是不可少的。如果你对所要讲的没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如果演讲的主题、内容不能使你感动,那么我劝你最好先不要讲,否则你与听众都会处于一种难堪的局面。古罗马一位诗人说得好:“只有一条路可以打动人的心,就是向他们显示你自己首先已被打动。”加里宁认为:“如果你想使你的语言感动别人,那么就应该在其中注入自己的血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攻,英国首相丘吉尔向秘书口授了一篇演讲稿:“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要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上作战,我们将满怀信心地在空中越战越强。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本土……我们任何时候决不投降!”据他的秘书讲,当丘吉尔口授完这篇演讲稿时,这位年近七旬的首相竟“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