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感情传导与技巧运用(1 / 2)

(),

演讲,作为一种口语表达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以其深刻的议论给人以启发和教益,而且还以其强烈的抒情给人以感染和激励。整个演讲过程,充满着演讲者对听众的情感传导。这种传导,是演讲者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输载的情感信息,通过听众的感知、联想、体验并引发共鸣来实现的。它是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心与心的相互沟通,情与情的彼此交融,也是强化演讲效果的一条重要的心理途径。

●呼召式

呼召式是指在演讲激动处,使用热烈的呼语直接感召听众。这种表情方式,可以集中情感指向,强烈刺激听众的心理情绪,从而达到情感传导的目的。

例如,著名演说家李燕杰给青年人作题为《国家、民族与正气》的报告,他在列举古今中外典型事例并联系自己的真切感受,精辟地论述了“爱国之心”“民族之魂”和“正气之歌”以后,满怀激情地说:“青年朋友们,爱我们的国家吧,爱我们的民族吧,同心协力,把我们民族的正气,把我们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发扬起来!”这一振聋发聩的呼召,熔铸着演讲者的人生信念,一下子掀起了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的青年人思想感情的波澜。演讲者热切地呼唤,应和着爱国主义的时代主旋律,一起在听众的心上震响,演讲的感情活动也就达到了高潮。这种传导方式,用在演讲结尾处,往往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量。

●变称式

变称式是指在演讲需要时,换用变化的人称,直接鼓舞听众。这种表情方式,可以调整情感意向,迅速缩小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从而发挥情感传导作用。

曲啸在题为《人生、理想、追求》的演讲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回忆了自己过去20多年的坎坷人生路程,表现了一个追求理想和真理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与高尚情操。最后,演讲者变换第二人称,这样讲道:“特别是青年同志们,应该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在四化建设中,做无愧于光荣称号的新时代的青年人,迈开坚定的步伐,走向你们辉煌壮丽的成年!”

这一语重心长的勉励,寄托着演讲者的满腔希望,一下子引起了青年人内心感情的共鸣。每一个听众都可从一部人生戏剧的叙述中,体会演讲者的情感和意愿。这种传导方式,用在演讲过程中,同样能够加强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情感联系。

●祝愿式

所谓祝愿式,是指在演讲活动中,采取真诚的祝愿,直接激励听众。这种表情方式,可以明确情感方向,自然引发听众的情绪感应,从而产生情感传导的效果。

1978年3月30日,郭沫若同志在国科学大会上作题为《科学的春天》的讲话,郭沫若满怀信心和深情地回顾了科学事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展望了科学事业发展的光辉前景,并对科学工作者表达了最诚挚的祝愿:“我祝愿我们老一代的科学工作者老当益壮,在新的长征中为我国科学事业建立新功。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勇攀世界科学高峰。我祝愿国青少年立志献身于雄伟的共产主义事业,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一热情洋溢的祝愿,表达了演讲者的殷切期待,所有与会者无不深受感动,老一辈热情的希望化作了新一代创造未来的巨大力量,演讲者与听众的思想感情也就在这美好的祝愿中交融为一体了。这种传导方式,用在演讲高潮处,常常会收到强烈的抒情效果。

●演讲“怯场”分析

作为一个演讲者,最大的敌人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怯场”。怯场能使你精心准备的一切(演讲词、仪表、姿态等)化为乌有,呈现在听众面前的只是一个尴尬、笨拙、足以引起怜悯的形象。这样说是否有点过火?请看: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嘴里仿佛塞满了棉花,脉搏快得像赛跑运动员。

英国首相丘吉尔心窝里似乎堵着一块冰。

美国政治家路易·乔治的舌头抵在上牙床,不能说一个字。

李燕杰“怀里好像揣着一头小鹿”。

罗马演说家西塞罗“脸色苍白,四肢和心灵都在颤抖”。

美国演说家詹宁斯·伯瑞安的两个膝盖抖得碰到一块。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不是在讲话,而是在尖叫”。

我们可以得到安慰了:怯场是初次登台者的普遍心理,连世界第一流的演说家也不能幸免。但我们必须战胜它,因为“我们唯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罗斯福)。

怯场的一般表现是过分的紧张。“心理—生理—社会”模式认为,紧张是环境刺激与机体能力不平衡的结果,是机体不能适应环境的“情绪应激”行为,它往往表现出如下的生理反应: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口干舌燥、喉头发紧、声音发颤、四肢僵硬、肌肉抽搐、头痛眩晕等。

心理学上把能够引起紧张的事物称为“应激源”。应激源有四类:躯体性的、文化性的、社会性的和心理性的。在演讲中,紧张的应激源主要是后两种,具体来看,主要有:

1陌生的体验

当我们置身于不熟悉的环境和气氛中,站在讲台上,以少有的角度、距离和方式(姿势、声调、音量等)对众多听众演讲时,紧张的体验是必然发生的。它会形成一种“孤独感”“危机感”,甚至会使我们紧张地想道:“哎呀,我怎么会在这里,我要干什么?”从而使脑中出现一片空白。

2过度的期望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演讲能够获得成功,但主观的过高期望(如“第一名”和“演说家”的期望)会促使自己力求每个细节都“完美”,从而患得患失。在听众反应不佳的时候,尤其会出现慌乱、烦躁,进而扰乱预定的演讲安排。

3自卑的态度

认为自己知识不够、经验不足,缺乏演讲者素质,上讲台只是“应景”。而看到排在前面的演讲者从容自在、滔滔不绝时,就更增加了心虚和胆怯。形成自卑态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演讲稿还没有完记熟而形成“这次非出丑不可”的先入之见。

4听众的压力

如果确信听众比自己更了解演讲的主题,或者对自己抱着一种不友好的态度,就会形成直接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迅速逃避的意向:“赶快讲完算了。”

5人格特征

性格顺从、依赖性强、易受暗示、内向羞怯的人最容易染上“社交恐惧症”,何况当众演讲。从气质看,抑郁质、黏液质较之胆汁质和多血质更容易形成紧张情绪。

对“应激源”进行了分析,就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消除紧张了。不过,前面谈到的紧张只是指过度的紧张而言。而适度的紧张不仅无害,反而有益。心理学家斯皮曼说得好:“不是要消除紧张,而是要消除慌乱。”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紧张水平与活动效率呈倒“U”字曲线关系。这就是说,过低或过高的紧张水平都不利于活动,只有在适度的紧张状态下,才会有好的效率。适度的紧张是人们活动的激励因素。我们经常采用考试、评比、检查、竞赛等手段促进活动,其目的也在于促使人们产生紧张感,产生“活化效应”。适度的紧张会促使人体内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而又不至于形成分泌紊乱。增加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不仅能增加体力,也能大大促进人们的思维活动、注意能力、记忆能力等。“急中生智”与“急中生力”就是例证。适度的紧张也能激励人们认真地、审慎地对待活动,而不至于盲目自信、草率从事。

一位赛跑运动员已经站在起跑线上,正等待裁判的一声号令,但如果他这时还没有一丝紧张的感觉,事情就不妙了。同样,一位演讲者即将临场时还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事情也不见得好。曾有人主张用催眠的手段来消除人的紧张感,这对于临床倒是有效,但对演讲不合适。

那么,如何避免因紧张而产生的“怯场”呢?

首先,演讲者应该有充分的、能说服自己的“自信”。纵观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大多非常自信。“如果我坚持什么,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把我打倒。”(巴甫洛夫)“我们应该有信心,特别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什么代价,这种事情必须做到。”(居里夫人)“我决心从化学方面取得哲学博士,我做到了;我决心写故事,我做到了;然后我决定写小说,我做到了;而后我又决定写科学方面的书,我也做到了;最后我又决定成为一位整个时代的作家,我确信变成了这样的人。”(阿西摩夫)

自信心对于人的心理确有重要的影响。前苏联心理学家从一班人中选出一位最丑的女学生,要求大家改变对她的看法,向她献殷勤,争先恐后地照顾她,以假当真地认为她是位聪明美丽的姑娘,以增进她的自信。结果不到一年,她便出落得妩媚动人起来,行为举止判若两人。索洛维契克说:“美与丑,不在于自己本身如何,而在于如何看待自己。认为自己美的往往就美,经常抱怨自己丑的就会扮出一副傻相。同样,不觉得自己聪明的,就不会变得很聪明;不觉得自己善良的,也成不了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