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把他们列入到烈儒教的框架当中,这些圣君就变成了拥有各自掌管神力以及功绩的神仙,即使遇到后世圣贤用典褒贬,那也可以说他们所说的正是尧神、舜神、禹神之事。
郑克殷将这些思考给在场众人做了讲述,并且提出了当前的可行思路——
“那就是我们通过考据过后,认为上古人物能行非凡人所能行之事者,皆列为神、仙。
“如此一来,其实也能顺带解决另一个问题,那便是烈帝离开东陆西去,或许并非四干年前之事。”
郑克殷也提出了初步的思路。
比如鲧、禹本是治水、造陆之神(又或者是黄熊仙人,皆因鲧、禹在中国神话中化为黄熊),这与嘉洲番人神言中烈帝退水、造陆异曲同工,或许这是从仙人时代转向新火时代节点的事。
其中多部典籍提到鲧被祝融用雷劈杀,这可能与仙人时代未期世界大战有关。鲧腹生禹,而鲧自身的尸体在新火时代初期被羽英神复活化为黄熊,禹则受伏羲之命在西侧布土九州,这也是洪水结束时西陆比东陆的土地更多的其中一个原因。
至于“天帝”“上帝”,一曰帝俊,一曰昊天,自相矛盾;甚至后来有人说帝俊被儒教改造成帝喾或少昊,反倒成了黄帝的后人,明显降了格;
因这些原因,郑克殷不打算将他们列为至高神——权力最高的神,在烈儒教中只能是伏羲和烈帝二者,再加上功绩巨大的女娲,立为瀛洲官方版本的“三皇”。
鲧、禹造土之事若能确立,那么从夏初到商未这可能的一干年,便是新火时代的一干年。
在禹神治水、布土之前西陆人类的故事,恰好可以被视为是“初民”之事,那便人人皆为仙人,反倒是很多事情都好解释了。
像是炎帝、黄帝、蚩尤三者之间的惨烈战争,或许可以视为仙人时代中“无德仙人”们互相攻伐的一大证据。
这里的“无德”,非指他们就是邪恶、野蛮、残暴,而是指他们没有对道德的认识。在烈儒教中,“道德”要待伏羲着手创立。
到了新火时代,世间仍有许多拥有仙力的吃人野兽,《山海经》中就有许多记录,如雄虺、鬿堆,也恰好对应东陆革氏兄弟斩妖除魔最终与危卫大战的事。
成汤灭桀,或许就可以“神话”化成人类英雄斩杀吃人恶魔的故事。
这么做的一大好处是,烈儒教并不否认上古时代的古人记载的那些妖魔鬼怪,反倒是有“化仙为兽”提供了背景逻辑的解释,显得更加可靠了。
同时如此一来,夏王朝的相关争议,便也能得以避免。
不过,尽管郑克殷逐渐形成了成体系的想法,这些问题却很难向深受儒教熏陶的一众文人直接点出,毕竟儒生们都是真的相信五帝、夏禹、商汤皆为上古圣君的,想要直接扭转他们的认知,会引发他们强烈的抗拒情绪。
郑克殷打算晚些时阵再跟陈梦球、洪磊二人开小会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