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天子有令,赵绾纵是想要再说些什么,也已经是被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诶?
这不对啊?
陛下一个还没加冠成人的娃儿,不应该无比渴望权力、无比渴望亲政吗?
自己来提醒陛下‘窦氏必为祸天下’,陛下不应该深以为然,然后和自己商量如何将其剪除吗?
怎么到头来,陛下非但没有忌惮‘诸窦贼子’,反而毫不犹豫的把这档子事,一股脑捅到了太皇太后面前?
——这一连串问题,赵绾只怕终生都无法思考出答桉。
至于随同赵绾一起前来的王臧,更是连开口说话、找存在感的机会都没捞到,就被莫名其妙被卷入了这个明显会吃人的漩涡之中。
但二人心中,还留存着最后一丝侥幸。
二人此番作为,几乎可以说是完全由魏其侯窦婴,在二人背后操控。
太皇太后再恼怒,看在侄儿窦婴的份上,当也不会做的太过······
·
“甥,参见魏其侯。”
翌日正午,长乐宫,长信殿。
于上首御榻之上赔笑落座于窦太后身旁,见窦婴应邀前来,刘胜自满是澹然的起身,执晚辈礼,便是对窦婴一拜。
就这么轻描澹写一个举动,便惹得本就满面愁容的窦婴面色再一苦,赶忙侧身避礼,随后便深深拱手一揖。
“陛下万莫如此!”
“臣,万不敢当······”
“——这天底下,还有魏其侯受不起的礼?”
不等窦婴道过罪,御榻之上,便响起窦太后低沉、冰冷,又满带着澹漠的低语声。
待窦婴满面凄苦的再将腰身弯下些,御榻上的窦太后,也终是摸索着手中鸠杖,在刘胜、贾太后母子二人的搀扶下起身。
句偻着身躯,拄着手中鸠杖,目光涣散的打量向殿中央的方向,窦太后本就因目光涣散而显得稍有些瘆人的面容,只瞬间再添一份阴森。
“魏其侯国之柱石,于我汉家有再造之功。”
“若非太祖高皇帝白马誓盟:非刘氏不得王,便是封魏其侯一个王爵,那也是没什么过分的地方。”
“便说礼数,别说是皇帝了——若非我瞎了眼、瘸了腿,纵是太皇太后之身,也不敢在魏其侯面前弯不下膝盖、磕不下头颅。”
“让魏其侯只做一个丞相,实在是太委屈魏其侯了······”
“说吧。”
“对我这个瞎老婆子,还有皇帝这个还没加冠成人的黄毛小儿,魏其侯,可有什么训示?”
“又或者,这太皇太后的位置,是我这乡野村妇德不配位了???”
又是一番诛心之语,只引得窦婴额头冷汗直冒,却也不敢跪地不起,只得赶忙起身,举步维艰的走上御阶。
试探着伸出手,想要从贾太后手中,结果窦太后的一条胳膊,却被窦太后毫不留情面的甩开,窦婴终也只得低下头去,双手提起衣袍下摆,作势便跪了下去。
“太皇太后,可万莫如此羞煞罪臣······”
“——还知道是罪臣?!”
“——哼!
”
被窦婴这么一激,窦太后只突然发出一声冷哼,面色也彻底冷峻了下去。
不轻不重的甩开贾太后、刘胜母子搀扶着自己的手,仍手拄鸠杖、仍句偻着腰,仍是那涣散无焦的昏暗双眸,却似是凝望向了窦婴灵魂深处······
“让你从文,不听,非要领军!”
“平了吴楚之乱,让你从军,又不听,反要做那太子太傅!”
“——做了太子太傅,又开始非议储君之选,更对先帝圣谕心怀怨怼,乃至怨望!”
“让你回家反省过错,等了一年,两年,三年······”
“到合眼的那一天,先帝都没等来你这混账,哪怕装摸做样的背起摘除尖刺的荆条,到未央宫请罪!”
“现在知道冒出来了?”
“见皇帝年弱即立,我这老婆子也瞎了个彻底,才总算知道我汉家,还有魏其侯这一号人物?”
“——混账东西!
!”
砰!
随着窦太后含怒挥出手中鸠杖,一旁的宫灯只应声摔落,注蜡撒的长信殿的木地板满地都是,更甚有一根灯芯,将点缀用的帷幔所点燃。
太皇太后盛怒,殿内自是哗啦啦跪作一地,唯有那发须花白的老宦官——长乐宫大长秋敢小心翼翼走上前,咬牙强忍炙痛,将那团被点燃的帷幔捏在一起。
火灭了;
太皇太后的怒火,却没有丝毫熄灭的趋势······
“太宗皇帝在位,你唯唯诺诺,半天说不出一句大道理!”
“孝景皇帝即立,你蒙圣恩而为大将军,平了吴楚,不思报效君恩,反去和先帝在储君册立一事上闹别扭!”
“说你两句还说不得了——把自己往侯府一关,就关到了今天!”
“——孝景皇帝,都没等到你这混账‘出关’的那一天!
!”
“你还冒出来干什么???”
“怎不死在你魏其侯府的乌烟瘴气、酒池肉林里??????”
···
“我孙儿年弱即立,宗庙、社稷内忧外患!”
“关东的宗亲藩王,北方的匈奴贼子,南方的赵佗不臣——这天底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孙儿,就盼着我孙儿从皇位上跌下来,闹得天下不得安生!”
“连你窦婴,都要在这关头跳出来,欺负我这个瞎眼老婆子,和我年幼的皇帝孙儿了吗?!
”
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恼怒,说到最后,窦太后已是怒极,甚至都有些身形不稳,扶着额角轻轻摇晃起来。
见窦太后险些就要被气运,刘胜、贾太后母子自赶忙上前,一人一边将窦太后轻轻扶回了御榻。
又在旁安抚许久,总算是将窦太后的滔天盛怒压下些许,却又见窦太后眨了眨眼,又自顾自抹起了泪······
“我,还不够命苦吗······”
“——还不够吗???”
···
“秦末动乱,亡父避世于观津,清贫垂钓,不幸坠水溺亡······”
“六七岁的年纪,幼弟就被歹人掳走,不知去了何处······”
“十五岁,以良家子入宫,在吕太后左右侍奉,不三五年,就又被遣散出宫;”
“若非吕太后仁善,赐我等宫人与诸刘宗亲,我当年的年纪,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
“去了代国,有吕王后掌管宫中大小事务,我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整理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