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诗听陶菁说要为毓秀奏琴, 忙起身拜道, “臣不打扰皇上听琴的雅兴,先告退回殿。”
毓秀笑着摆摆手, “子言留下来一起听,不必急着走。”
陶菁对纪诗眨眨眼,起身去寝殿取琴。他才出门,纪诗就屏退殿中的宫人,走到毓秀面前行大礼, 轻声叩道, “皇上为救舒雅自损龙体,臣万死不足以报答皇上隆恩, 来日若皇上有使用之处,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毓秀对纪诗伸出双手,本想扶他起身, 纪诗却生怕碰到毓秀的伤口, 不敢出手接毓秀的手,起身之后才虚虚扶了她的胳膊, “臣说的话, 并非冠冕堂皇的谢恩之词, 而是句句发自肺腑。”
毓秀看纪诗一脸正色, 忍不住有点好笑, “朕知道你句句发自肺腑。纪家的兄弟都是君子, 朕还记得当年在恩荣宴上第一次见到你兄长的情景……”
她原本只是一句感慨, 话一出口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忙笑着转移话题,“舒雅既入了宫,就是我的责任,我救她是心甘情愿,子言对我行如此大礼,反倒叫我不知所措。”
纪诗听毓秀口气戏谑,就猜到她是在调侃他,一时面上泛红,心里也十分不好意思。
毓秀怕纪诗多心,便不再调侃,只说一句,“朕今日来是看陶菁的,却不料你也在他这里。匆匆一见,能与你说的话实在有限。之前听说你想考武举,可有此事?”
纪诗被问的一愣,望着毓秀发了半晌呆,才满心惶恐地应一声是,“臣自幼习武,熟读武经,一直有以武取仕,为朝廷效力的心愿。”
毓秀点头道,“之前朕几次三番遭遇危难,子言都是第一个出手护驾,朕不怀疑你的忠心和身手。因为你兄长身份敏感,朕一直犹豫要不要准你参考恩科,思前想后,才终于下了决心。你兄长是你兄长,你是你,当初你选择到我身边,也是为实现自己的心愿,我既然知道了你的心愿,又怎么忍心不让你如愿。”
纪诗闻言,心中大动,忙跪地对毓秀谢恩。
毓秀笑着叫免礼,“子言跪一次,我就要弯腰扶你一次,我如今身子不适,一扶人就头昏。”
纪辞起身的时候嘴角也浮现一丝笑容,“皇上对臣的恩典,臣没齿难忘。可臣不想因为兄长的身份,让皇上为难,若因为臣的一己之私,横生枝节,为皇上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臣万死不足以谢罪。”
毓秀笑道,“朕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算来日真有什么闪失,后果也由我自己承担。子言之前从未考过武举,不曾取功名。朕破格准你参加乡试,以你的资质,在会试取一个不错的位置应该并不困难,只看你内场做的如何。”
纪诗一一应了,毓秀又大略叮嘱他几句,一边疑惑为何陶菁取了琴迟迟不归。
其实陶菁一直站在门外,不想打扰里面说话,等二人交谈到尽处,才拿着西琴回殿。
纪诗对毓秀行礼,又对陶菁颔首示意,躬身退出门。
陶菁坐到毓秀身边,轻声笑道,“皇上今晚来永禄宫,是为了见我,还是为了见子言?”
毓秀明知陶菁套她的话,回话的时候就没好气,“我若为见子言,为何来你寝殿?”
陶菁一双眼紧紧盯着毓秀,“皇上才刚同子言说的话,我听得清清楚楚,你这一趟来倒像是为同他说正经事。”
他摆明是要逼她说这一趟的来意,她却不买账,反而指责他偷听。
陶菁笑道,“罢了罢了,皇上不说也罢了。今日你来见我,我本还满心欢喜,谁知你竟不是为了见我,而是以见我为名,施恩子言为实。”
毓秀听了这话,心里好不尴尬,她是鼓起很大的勇气才跑来见他的,得遇纪诗虽是意料之外,却多少缓和了她的难堪,可如今他执意扭曲她的来意,分明是想让她别扭。
“我来见你,是为你的不辞而别。”
她昨晚睡着的时候,陶菁还在耍心机,她心里认定他在生气,才放软姿态过来探个虚实。
两个人并排坐在一起,扭着头不方便,陶菁转到毓秀对面,单膝跪到她面前说一句,“原来皇上还在意我的去留,昨晚你睡的那么快,我还以为你什么都不关心。”
毓秀扶着头强笑道,“也不是什么都不关心,你在我身边我才睡的安心。要不是闻着你身上的香味,我也不会睡的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