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自担任曹肃参军以来,也给曹肃提供了不少有益意见。
“西关的事情,你怎么看?”
刚刚,曹肃得到了张恪的传信。
西关换了守将,新守将朱明把守西关,大有“闭关锁都”之态势,曹肃虽然谨遵秦虎将令而归,但朝廷并无直接诏令许他回都。
说白了,原本回都之事,是需要皇帝首肯的,但如今皇帝驾崩。
新帝尚未登基,所有诏令一道都没发出来。
哪怕兵部已经起草简单的行政束令,但西关是独立编制,完全可以不用管兵部的束令,只认皇帝之命。
所以朱明可放可不放,关键在于他自己是如何抉择的。
如果他不放,也同样是有理有据,曹肃毫无理由谴责他。
“朱明.......之前是中垒校尉,我听闻是天子弥留之际,特意换掉了西关的守将,改为令朱明担任西关守将。”
“在中垒校尉之前,朱明曾经在羽林军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左卫长。”
“现如今,天子驾崩,神都混乱,朱明却态度不清,此事确实棘手。”
吴明摇头,有些担忧:“就怕朱明认死理,就是不让我等入关。”
曹肃听闻此言,陷入了沉默。
许久后,才摇头道:“朱明既然是羽林军出身,那么极有可能,与宫中关系密切,此番先帝弥留之际,将朱明调至西关肃卫,朱明很有可能是听从了先帝的一些安排。”
曹肃猜测不无道理,所以对于朱明这人的处理,务必就要绝对小心。
如果对方强硬拒绝禁军回都,那曹肃也不会强求,顶多继续在雍州扫荡,等待时机。
只是雍州距离神都地界近,一直是没有什么战事的。
两人秘密低声商谈了一番朝野局势。
吴明提醒曹肃,在新帝尚未登基之前,实则不宜过多与各类派系有所牵连。
最稳妥的做法,还是静观其变。
曹肃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秦虎似乎一直与大将军走的比较近,如今是秦虎招他回神都。
只差一个正式的批文下来,他就可以入关。
神都一潭深水,曹肃本意当然不想轻易踏入。
可一旦批文下来,如果不想得罪大将军、秦虎一系,他也只能入关进神都。
而眼下,大将军、秦虎在神都的局面上占优。
.........
.........
翌日。
曹军抵达西关之外。
西关得到了新守将的军令,紧闭城门。
许多士兵在高楼上望着黑压压的骑兵,感受到了极强的压迫感。
不由地都咽了咽口水。
“听说这是西州厮杀回来的虎贲之士,当真是雄武。”
“太可怕了,这帮人不光是杀羌族,连妖都杀得掉。”
“妖族、羌族的战乱,就是这些骑兵平息的,长水、胡骑两营算是漏了脸,如今神都城中,有谁的部队会比此军更精锐?”
“光气血武者数量,恐怕就要数千人,闻名遐迩的灵州银蛟军,也不过如此。”
军士们议论纷纷,望着远处不慌不忙,安营扎寨的曹军,心头忐忑。
但也只是稍稍一慌,不觉得对方会来打西关。
一群骑兵,连攻城器械都没有,来打高耸入云的西关,那简直就是送人头。
野战,西关守军尽出,也未必打的赢这两万精锐铁骑。
可守城,所有人都很有信心。
不多时,城外曹军飞来了十数骑。
这些骑兵,来到城门口就停了下来。
随后将口号大声喊出。
“只求过路,别无他意!”
他们告诉城楼上守军,没有敌意。
守军面面相觑,这支骑兵队里的人,大家可都太熟悉了。
很多来西关换防的禁军将领,与曹军之中的许多人是老朋友。
曹军也是脱胎于禁军,两者有密切联系。
曹肃让军士喊出的口号,言简意赅,十分好记。
城楼上的军士,稍稍被楼底下的人喊了几遍,就记在了脑子里,形成了一种新的条件反射。
而底下喊口号的军士,也有点被催眠。
感觉自己真的就是来过路的,不是要来打仗。
双方除了不能开城不攻的见一面外,并没有半点的敌意和交战意思。
城楼上的将士就也觉得很奇怪。
既然如此,新来的守将朱明,为什么非要拦着曹肃他们不进关呢?
曹肃本来就是从西关走出的神都将领。
平定外乱后,回归神都,合情合理。
底下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