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大明百姓之家,多为茅屋土房,家中储粮,往往被鼠雀所害,致使粮食受损,又或虫蚁所侵,或雨水淋浸,潮湿霉变,造成大量粮食浪费。”</p>
“朝廷体恤百姓艰难,民生不易,特在各地新建大粮仓,设置粮食署,开办粮食银行。”</p>
“凡我大明百姓,皆可将自家粮食存进粮食署,由粮食署代为免费保管。”</p>
“开具保票,日后按票取粮。”</p>
“凡存粮期间一切损耗,皆由粮食署承担,与存粮人无关。”</p>
“存多少粮,取多少粮。若有损失,由粮食署补足,保证存粮人的粮食不少一粒。”</p>
“愿意出售粮食者,亦可折算为钱财,开票取钱。”</p>
“粮食为天下之根本,朝廷在此重申,粮价永不上涨。”</p>
……</p>
粮食银行一成立,立即引发了无数百姓的热议。</p>
借仓储粮这种事,在此时的民间并不罕见。</p>
相反,还十分普遍。</p>
但主要发生在乡下邻里之间。</p>
比如隔壁家的房子相对较好,有地方可以储粮,便将自己的粮食也借存在他家。</p>
在乡下农村,这类事很普遍。</p>
都是乡里乡亲,大多数还是亲戚或本家,虽然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不少,但另一方面,在许多事情上,还是会尽量互相帮衬的。</p>
这与后世社会城市生活高度原子化,邻里之间甚至彼此不认识完全不一样。</p>
但是,将自家的粮食放进官仓里面储存?</p>
这能行吗?</p>
官府会不会趁机将粮食给侵占了呢?</p>
“你们说,这将粮食存进粮食署的官仓,真的可信吗?”</p>
“是啊,我总觉得有点放心不下。”</p>
“对啊,万一官仓将粮食给私吞了呢?”</p>
“我说你们这些人,是不是也太过杞人忧天啦?这有什么不可信的?你将银子存进大明银行的时候,也没见你们担心啊?这粮食跟银子,不一样吗?”</p>
“这倒也是,我就怕去取粮的时候,他们说我的粮食,被老鼠吃掉了多少多少,没有那么多了,那就亏惨啦。”</p>
“不会,人家都说了,存粮期间的损耗,都由粮食署承担,保证不少你一粒粮。”</p>
“反正我是准备将大部分粮食都存进这个‘粮食银行’的,我家那小破房子里,老鼠太多了,湿气又重。一年下来,粮食要被老鼠吃掉不少,潮湿霉变的粮食也不少,太令人心痛了。”</p>
“粮食署新建的粮仓,那条件可真不是家里能比得上的。家里没办法防鼠虫蚂蚁,人家有办法啊。家里的粮食很容易受潮霉变,碰上刮风下雨的天气,弄不好还得被雨水淋湿,人家也不会发生这种事。要我说啊,存进粮食署,确实是一桩好事。”</p>
“可这好事,真的轮得到咱们老百姓吗?”</p>
“以前肯定不行,但现在还真不定。太孙殿下秉政,过去一年的好事,可没落着咱老百姓啊。”</p>
“是啊,太孙殿下从倭国得胜归来,还给了咱们老百姓不少赏钱啊。”</p>
“咱们那点赏钱算什么,从前被倭寇抢劫的人家,赔偿的钱,那才叫高呢。”</p>
“这次兴建粮仓,设粮食署,开办粮食银行,也是太孙殿下的主意,就是为咱老百姓着想,为咱们办好事呢。”</p>
“存粮同时开具粮票和钱票,取粮和取钱随意,实在不行,就拿票去大明银行取钱,银行里的钱总不会少吧。”</p>
“对啊,粮食这么稳定,取钱也一样。”</p>
……</p>
民间百姓各种说法皆有,虽然有不少人还是不太放心,但前来存粮的人,也非常之多。</p>
一方面是,普通百姓家的储存条件是真的很差,存在自己家里,被老鼠吃掉的,受潮淋雨霉变的……每年总有一部分粮食就这样浪费了,令人心痛不已。</p>
至于滋生虫蛾飞蚁,那就更不用说了。</p>
将粮食存进粮食署,由粮食署负责保管的话,就等于是凭空大赚一笔。</p>
另一方面则是,过去一年中,在朱允熥的治理下,朝廷建立起来的信誉,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度大大加深。</p>
有了大明银行的例子在前,百姓们对于粮食存进去后被侵占的担忧也降到了极低。</p>
很快。</p>
各大新粮仓附近,便挤满了前去存粮的百姓。</p>
较之大明银行刚开业时不一样,百姓们储粮的热情,刚一开始就达到了高潮。</p>
短短几日,百姓存进粮食署的粮食,便超过了原来国库储粮的总和。</p>
储粮的热潮,不仅没有任何消退的迹象,反而仍处于不断上涨中。</p>
“想不到啊,我原以为劝说百姓将粮食存进粮食署,要费不少功夫呢。”</p>
东宫内的书房中,朱允熥感慨不已。</p>
杨士奇和夏原吉皆在旁边坐着,杨荣则在下首挥笔记载。</p>
他到朱允熥身边听命后,名义上的官职是东宫史官。</p>
皇帝的一言一行皆有人负责记录,名曰“起居郎”。</p>
储君的言行也有官员记录,也就是所谓的东宫史官。</p>
按规矩,起居郎和东宫史官应该是事无详略,凡皇帝和储君的事,全部都要记下来。</p>
那只是对外的宣称。</p>
实际上嘛,当然是另外一回事。</p>
特别是皇帝或储君,与亲信大臣,官员的禁中密谈,是绝不能随便乱记的。</p>
闻言,夏原吉笑道:</p>
“将粮食存进粮食署,能减少虫鼠偷吃,受潮霉变带来的损失,百姓们自然乐意。”</p>
杨士奇也笑道:“这是因有大明银行在前,百姓们能放心存钱,自然也能放心存粮。此外,还多亏了《大明日报》的宣传,才在民间形成热潮。”</p>
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是喜欢跟风的。</p>
向粮食署存粮这种事,也不例外。</p>
只要村子里有人存了,就会有人跟进。</p>
邻居家存了,自己家就敢存了。</p>
这种看似无脑跟风的背后,实际上是民间百姓长久以来养成的生存策略。</p>
大家共进共退,有什么事也能一起扛下。</p>
如果只有自己一家特立独行,遇到事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p>
存粮的事,亦是如此。</p>
自己一家人存,他们担心粮食署将粮食贪没,担心取不出粮食。</p>
所有人都存了,这种担扰也就烟消云散。</p>
因为他们相信,粮食署不会犯众怒,侵吞天下所有人的粮食。</p>
《大明日报》的宣传,同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p>
如今的《大明日报》,影响力极大,随便一篇文章,都能让天下震动。</p>
“虽然有用水泥新建的粮仓,可以防鼠防蚁防潮,但粮食终究不比银钱,储藏在粮仓里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损耗,何况储藏粮食本身的成本也不低。”</p>
“建造粮仓造价高昂,管理人员的薪水开支也不低。”</p>
“朝廷要拿出一大笔钱补贴才够。”</p>
“还有,若百姓都要取粮的话,长此以往,只恐粮仓里的粮食会入不敷出。”</p>
粮食署的承诺凡存粮一点都不少,但实际上,粮仓里储藏的粮食,也会有一点损耗的。</p>
这就变成了进来九十八斤粮,出去一百斤。</p>
粮食署是会亏损的。</p>
短时间内,因为不断有新的粮食存进来,还有朝廷的库存,收赋税所得的粮食等等,这些还不是问题。</p>
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p>
有点类似庞氏骗局,终有垮塌的一天。</p>
这与银行存钱的逻辑是不一样的。</p>
银行收了存款,再放出贷款,还能赚取存贷款的利差。</p>
粮食署可不能进行这样的操作。</p>
夏原吉是理财的高手,深知其中的弊端,故而忧心忡忡。</p>
“只要大明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坚持几年就好。。”朱允熥道:“粮食署的‘粮食银行’业务并不会持续很多年,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就会停掉。”</p>
夏原吉怔了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