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周应秋也对朱由检躬身道:“陛下,首辅所言不无道理,臣以为现在的局势,和大明立国之初很像,也需要大量的官员填充地方,不如效仿太祖、成祖等先帝,遴选胥吏担任各地官员。”</p>
朱由检并没有表态,而是对其他人问道:“诸卿,你们是什么意见?”</p>
礼部的来宗道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不妥。”</p>
“无论是京城,还是地方的胥吏,大部分都是签充,或是罚役,这些人很多只是能写能读,能力参差不齐。”</p>
“让这些人担任亲民官,臣恐会酿成祸端。”</p>
“臣以为,不妨任命各府的举子、秀才去辽东等地任职。”</p>
来宗道说完后,其余人也都相继表态。</p>
但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来宗道的。</p>
显然,内阁和六部,还是更相信那些读过圣贤书的读书人。</p>
朱由检转头对温体仁问道:“首辅,你怎么看?”</p>
“回陛下,臣以为相比胥吏,各地的举子和秀才,没有接触过政务,恐怕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不如那些胥吏。”</p>
温体仁依旧是坚持自己的看法。</p>
朱由检微微颔首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朕看不如两条腿走路,吏部一方面遴选合适的胥吏,另一方面礼部也要配合吏部,看看各地举子和秀才中,有没有堪用的?”</p>
“另外,之前和察哈尔作战的时候,亲军有许多伤退的士卒、将校,朕看也可以让他们试试,这件事就交给兵部处置。”</p>
最后这句话,才是朱由检的真正目的。</p>
相比胥吏和那些读书人,亲军的人,对朱由检这位皇帝会更加的忠诚。</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