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的开支都还算省的,最烧钱的,是主子们的吃穿用度和世家间人情往来,日常开销的银子与收租赚进来的银子几乎维持收支平衡,剩下的不多。</p>
今年田庄的农产还不景气,几十亩地成了池塘了,所以全靠店铺的收租,所幸国公府的铺子多。</p>
在保留日常开销的情况下,能拿出来的现银寥寥。</p>
而裴如衍为何能省下十几万私房钱,那完全是虞氏的爱子之心,从他出生以来,不论是满月酒还是生辰宴、状元宴,甚至是婚宴,所收进来的礼钱,全部单独存放留给他自己。</p>
在他入仕后,宁国公夫妇将小部分铺子划到他名下,让他单独有了租金收入,唯恐他在与同僚交际时,因囊中羞涩而丢脸。</p>
但实则,平时国公府宴请宾客,或者礼尚往来,都是公中出钱。</p>
如此裴如衍只收入不支出,私房钱不多才怪,比国公府的闲钱都多多了。</p>
这也是为何沈桑宁之前想说开源节流的原因,其实国公府的钱真的攒不下来。</p>
宁国公夫妇一直在交流钱的问题,裴如衍几次想打断,“家中无需筹款,我——”</p>
“衍儿,你先别说话,你父亲总是觉得我管家很容易。”虞氏道。</p>
宁国公反驳,“我哪有这样认为?”</p>
账房先生跟着邹嬷嬷进门,在虞氏的示意下,将公府状况道来,细细盘算下,每月竟只能结余下两千两银子。</p>
(/58707/58707770/1721177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