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青岩再问,便看向一名学子。
那学子颇为激动,立即站起来行礼,恭敬道:“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此乃天官十法。”
封青岩点点头,这不过是十分简单的问题而已,看向另一名学子问道:“何是弊群吏之治六计?”
“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那名学子颇有些紧张,毕竟是在无数文人士子面前。
“《周礼》中,‘宜’字,出现多少次?”
封青岩看向众人问道。
众人都明显愣了一下,有些错愕的样子,谁会去数“宣”字出现了多少次?
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人回答出来。
“没有人回答出来吗?”
封青岩道。
其实,宁松等数人知道有出现过多少次,但是他们知道安先生不是在问他们。
于是没有回答。
“四十九次。”
一个女子声音响起,顿时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正是涂宁。
此刻,即使是七公主都有些意外,似没有想涂宁会知道答案。这只是一只读过几年书的小狐狸啊,自己竟然连一个小狐狸都比不上?而涂宁能够一口说出答案,说明她早已经熟读《周礼》,是倒背如流的那种……
封青岩微笑点头,道:“的确是四十九次,那‘时’字,共出现几次?”
众人再次一愣。
“‘时’字,似乎是出现一百三十一次。”
涂宁努力想了想,并不太肯定。
这时宁松等准大儒,都有些诧异看着涂宁,他们自然知道她是只狐狸精。
但是。
这只小狐狸竟然将十万人比下去了。
“不错,认真读书了。”
封青岩点头,颇为满意的样子。
“耶1
涂鹿忍不住暗中叫了一声,心里为涂宁高兴,喊道:宁姐,我涂山氏就靠你了。
“诸位可会六乐?”
封青岩再问。
众人闻言再次愣了一下,有些人还有些茫然的样子。
这或许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有可能不知道六乐是什么,或者只知其一二……
“什么是六乐?”
草坪上有学子低声询问。
“不知道。”
“好像是,周礼中所提到过一种乐舞,名字是、是……”
其实在座的文人士子,有一半可能说不出六乐的名字,但大部分都听说过。但是,基本上没有一人,会六乐……
即使宁松等准大儒亦如此。
此刻他们不由相视一眼,似乎在询问,你会吗?但是,得到的答案是,却是微微摇了一下头。
不会!
“儒家六乐,分别为《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封青岩沉吟一下说。
不过,山坡下的学子却有些发愣,不是说今日讲礼吗,为何讲到乐了?
而且,一直在询问问题。
“六乐中,何是祭祀天神?何是祭祀地神,何是祭祀四望,何是祭祀山川?”
封青岩再问。
“《云门大卷》乃祭祀天神,《大咸》祭祀地神,《大韶》祭祀四望,《大夏》祭祀山川。”
此刻涂宁回答,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何是乐德?”
封青岩问。
“中、和、祗、庸、孝、友,此为乐之六德。”
七公主大声回答。
封青岩点头,再问:“何是乐语?”
七公主蹙着眉头想了想,便道:“兴、道、讽、诵、言、语,此为乐之六语。”
“何是乐律?”
“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阳律;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六阴律。”七公主一口气说出来,心里有种庆幸的感觉。
因为创立凤鸣琴社,她查了不少资料,恰好看到了。
山坡下不少学子,脸色都微微一变,因为这些他们都不知道。即使纪伦亦如此……
“何是乐声?”
当封青岩的话一出,众人都是松了口气。
这,我懂!
“宫、商、角、徵、羽,为乐之五声。”
不少人开声道,以表示自己知道。
“何是乐之八音?”
当封青岩再问,不少学子被难住了。
不过,纪伦却脱口而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封青岩点点头,道:“六德、六语、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为大合乐,以致鬼神祗,以和万邦,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此,便是礼……”
“……致鬼神祗,以和万邦,以谐万民……”
宁松心里默念着,总感觉自己快要抓住什么了,但还差一点点。
老教谕内心默默念着,似乎自已抓到了什么。
此刻封青岩再道:“若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那治人之道呢?”
众人都思考起来,但越想越急,越急越想不出来。
封青岩没有急着讲下去,让他们继续思考,就连宁松等准大儒都在认真思索。
今日,安先生不仅仅是讲学,还在考他们的学问……
“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片刻后,涂宁迟疑一下道,并不太肯定。
“善1
封青岩微笑点头。
此时,众人皆是颇为震惊看着涂宁,涂鹿不由紧攥着粉拳,颇为激动的样子。
“何是礼之三本?”
封青岩又问,见没有人回答,便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礼化与乐礼有何展异同?”
封青岩继续道。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涂宁再次回答。
“还有呢?”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再者?”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大乐与天地同和。”
“大礼与天地同节。”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