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双亡记17洛阳降棺(1 / 2)

零一号周刊 萧勾子 1746 字 2022-10-06

<b></b>相传于宋朝末年,在洛阳西北六百里外的青崾(腰)山中隐藏着一个教派,叫做青衫教。

教众多是山民,全身青衣,崇拜山神和水神。

但世人称其为邪教,原因其一教派的很多活动在夜间进行,教众面戴十分丑恶的面具俨如魔鬼山怪。

其二对于礼教森严的宋人而言,青衫教教众可谓无德。

他们没有实质的婚姻,彼此喜欢便在一起,甚至多人混居。伴侣随兴而换,更有聚会时集体乱交,乃至大多数孩子不知其亲生父亲是谁。

其三每年至少一次用活人献祭神灵。

流程是在圣地神坛上挖出活人的心脏,由祭司祈祷进献,其尸留待山中予以野兽分食。

如果外来人误入圣地,一样要在神坛上活祭以敬神灵。

而青衫教令人畏惧的是手段极其残忍,尤其对待仇敌和叛教者。

传说会被下降术,最狠的将其四肢斩下,将人活着放入石棺深埋地下,人会在石棺中煎熬几个星期才算作死亡。

然而死亡不是结束,而是苦难的开始。

肉身虽死,可灵魂不灭永不超生,永远地禁锢在中。

更邪恶的是灵魂不会知道自己死了,因降术的关系会有活着的感觉。饥渴、寒热、疼痛、窒息……身体的任何一种感觉都不会消失。

试想一下,置身于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呼吸却吸不到空气,身体寒冷彻骨,饥渴难当。感觉自己的身体被自己的胃液腐蚀,感觉自己的皮肉正在溃烂,感觉断肢处生出蛆虫,在肌肉和骨头的夹缝中不停的钻咬……却不能喊叫,不能动弹,只能默默的忍受。想死死不掉,想疯疯不掉,不知白天黑夜,饱受孤寂之苦,每一秒每一秒都在煎熬。

并且施术者用了某种方法,让尸体腐烂的速度减缓。尸体变成骷骨至少要几十年乃至一百多年,就算到十八层地狱也走个来回了。

石棺会在山脚下的荒野中深埋地底,传说最深达到百米。

而覆盖在棺盖上面的黑土也不简单,传说是山精(某种蜥蜴)吃掉棺内人的四肢后,被剁成的肉泥。

山精吃肢体,会记住棺内人灵魂的味道——魂魄无味,这样做如同在魂魄上标注印记,好叫山精不会认错。

随后趁山精消化到一半时,用木锤从尾巴开始细致地砸烂到头部。惨烈的死法以激发山精的怨气,最后与沼泽枯树下的黑泥混合。每日涂以尸油、羊血等物,阴干七日方可固化。

假如有人包庇棺内之人,会被教众乱刀剁成肉泥与黑泥混合,其灵魂同样永不超生。

制成的黑土会像混凝土一样结结实实的粘在棺盖上,其怨气像无形的大山压着石棺,令棺内的灵魂无法脱出。

入土后三年产生毒性,形成一道极为有力的保护罩,任谁都别想碰,就是要让棺内的灵魂永世煎熬无法解脱。

由于此法只有教中的执法长老知道,所以名称外人无从知晓。

后来有人在洛阳境内发现一具,便取名为“洛阳降棺”。

书上的介绍就这么多,而且没有记载破棺之法。

但其中提到此棺的凶险性,认为棺内灵魂在似死非死的状态下饱受煎熬,其怨力不同于寻常鬼怪。加之棺盖附着惨死的山精亡魂,时日一久恐成妖邪,破棺后是否仍为棺魂克制之物实属未知。

还有闷了不知多少年的毒泥,想要开棺谈何容易。就算能打开,情况是猛虎出笼近者遭殃,哪怕祖师爷上身都未必罩得住。

为了证实这是不是降棺的棺泥,琴轩叫村民挖开侧面。

没多久,一块长方形的青石展现在大家眼前。其表面凹凸不平,乍一看像岩石。

然而仔细看会发现,在中央处有一个脸盆大的圆面十分平滑。上面涂有颜料,虽然日久脱落不少,依然能看出是一种符号,与记载的青衫教教徽十分相似,这真的就是洛阳降棺!

可洛阳降棺为什么会出现在陕西境内实叫琴轩想不通,难道说当年有青衫教的执法长老逃匿于此?并重建了教派?还是说记载有误?

姑且放下这些不谈,如今降棺一部分显现出来,罗盘上却没有紊乱的现象,只是偶有微小的跳动,说明降棺的阴气不会外散。

何以到了夜间阴气变得十分强烈?形成阴气环流?

过不多久,石棺的四面都挖开了。看起来石棺的做工十分粗糙,只求有个棺形而不求壁面平整。

而北面石板的中下部份与棺底一小部分破损,漏了很大一个窟窿。看边缘的痕迹,明显是凿子等尖锐的利器所留。

见此,秦氏兄妹及许师傅判断此棺曾经被人盗过,也可能是被人破解留下的痕迹。

可这又说不通了,既然棺破理应有物作祟,可是多年来就没听说过渭阳南村及附近闹鬼。

理论上此地应该阴气横生,成为一个不祥之地,回阳局也没有形成的基本条件。

可非但如此,这里还是丰收连年的农业基地,形成了回阳重局,简直没道理可言。

为了能有更多的线索,需要想办法看到棺内的情况。

秦昭云祭出高科技产品“电子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