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说这就行了,“那我们换个角度,直接跳过过程,考虑结果。你如果不应呢,二殿下到底同你是表兄弟,又有从前的情谊在,且还是我爹名义上的学生,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太过为难你……当然他下头的人未必那么好相与,说不定在什么时候要给咱家小鞋穿,逼着咱家站队。”</p>
“但也不怕,咱家都是知足常乐的性子,又不指望什么泼天的富贵。咱们做点营生,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大不了,如你先前所说那样,咱俩去外头躲几年。他们总不能一直死盯着咱家不放。说不定等来日我们回京,二殿下都已经得偿所愿,便是咱们想贴都贴不上呢。”</p>
顿了顿,宋玉枝想了想,接着道:“你要是应下了呢,倒也不算改变了咱家本来的轨迹——还是那句,全京城都知道他尊我爹为师。而你们二人的血缘关系,在高门大户里怕也不是什么秘密。外人看来,咱们本就是一条船的。你应承下来,不过是把咱们绑得更紧密些。”</p>
“最坏的结果,大概就是你没有应下,而二殿下大事未成。可我听闻今上不过四旬,正当壮年。其他皇子便是坐上储君位置,忙着站稳脚跟还来不及, 三五年内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搞什么秋后算账。”</p>
老实说,如果是从生意角度上,宋玉枝觉得站队二殿下,绝对是一项稳赚不赔的投资。</p>
而且已经有了沉没成本(宋父已经是二殿下身边的人,短时间内撇不清干系),半路撤资,实在有些可惜。</p>
但世间事并非只论得失,还得论心,论一个“千金难买我乐意”。</p>
宋玉枝最后道:“你看看,大致结果就这么几种。不论你怎么选择,都不算死局。二殿下又没逼着你立刻表态,至少留了‘三顾茅庐’的余地呢。沈遇,你别着急,慢慢想嘛。”</p>
沈遇听着听着,不禁笑道:“枝枝,我发现怎么什么事,到了你这里,就都不算难了?”</p>
连储君之争,到了宋玉枝嘴里,都好像只是一桩再简单不过的事。</p>
宋玉枝也跟笑,“你这是明知故问,因为最难的部分让我跳过了嘛。”</p>
派系斗争中,最难测算的就是易变难测的人心。</p>
宋玉枝干脆把这部分给跳过了,只论结果。谈论起来就跟谈论一桩生意没两样。</p>
“会很危险的。”沈遇叹息一声,“若是应了他,会发生连我都无法预料的危险。”</p>
“哪种危险,能比在丰州城时还难呢?”</p>
丰州城时,沈遇率领着手无寸铁的民兵队,被那方镇将视若草芥,跟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没两样。</p>
宋玉枝这边呢,家里武力值最高的走了,孤儿寡母的面对乱世。夜里连个安生觉都不敢睡,生怕一觉睡醒,就传来楚军战败,沈遇身死,丰州城破,外族贼子长驱直入的噩耗。</p>
与那时相比,现在阖家团聚,已不觉得有任何缺憾的宋玉枝,再无所畏惧。</p>
宋玉枝和得知沈遇要加入民兵队那夜,说了一样的话。</p>
“你支持我去做想自己想做的事,我也是一样。所以沈遇,你不要怕、不要担心,尽管慢慢想,想好了,尽管去做。”</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