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驿丞猜测这萧医女或许是哪家勋贵的千金,只是偷偷跑出来体验生活罢了。</p>
既然她不想暴露身份,那他们可千万得守口如瓶。</p>
况且萧姑娘说得在理,难道就因为出身不高,就该被人随意轻贱欺辱吗?</p>
如此明显的栽赃,仅凭一句误会就想了事,这不是欺负人又是什么!</p>
差役没有丝毫犹豫,赶忙让随行之人前往衙门去请负责查案的衙差过来。</p>
其实这案子并不复杂,只要弄清楚耳饰为何会出现在花盆里,真相自然水落石出。</p>
而事情的关键就在于第一个发现耳饰的人,衙差过来后,找到那几个发现耳饰的杂役反复询问。</p>
在衙役强势逼问下,终于有个胆小的杂役顶不住压力,将冬蕊让他们陷害萧医女的事情合盘交代了出来。</p>
他们还拿出了冬蕊刚赏给他们的一角碎银,那银子明显是刚从银锭上剪下来的。</p>
衙差很快便在冬蕊身上搜出了一小锭银子,银锭缺了一角,缺的那角正是杂役拿出来的那角碎银。</p>
这足以证明杂役没有说谎,是冬蕊故意将钱幼玲的耳饰放在花盆里,以此来诬陷萧芊凝。</p>
只是让萧芊凝感到意外的是,面对铁证,冬蕊并没有将钱幼玲供出来。</p>
她只是说自己鬼迷了心窍,偷了小姐的耳饰,后来害怕小姐发现,才迫不得已想出这么个办法栽赃给萧芊凝。</p>
差役们找不到此案与钱幼玲有关的证据,只能将冬蕊带回衙门。</p>
钱山长得知此事后匆匆赶来,他严厉地惩罚了聚众闹事的书生,并且罚钱幼玲抄写一百遍《女诫》。</p>
得知冬蕊才是罪魁祸首,钱幼玲含着泪,不断向萧芊凝赔着罪,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