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2 / 2)

祝昌盛闻言抬起头,“这才一个月呢,太早了。你别看这些来信的读者催的紧,但小说的影响力不是一半个月就能铺开的,如果出版的太早,销量不见得会好看。”</p>

祝昌盛是老编辑,在图书出版方面的经验要比姚淑芝丰富的多。</p>

他是林朝阳的责编,《赖子的夏天》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他也与有荣焉。但现在说出版的事,言之过早。</p>

“出版的事不着急,我觉得小说座谈会可以先开起来。”祝昌盛又说道。</p>

这会儿临近下班,大家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参与进了祝昌盛和姚淑芝的话题。</p>

最近这些天,《当代》编辑部内的气氛充满了欢乐。</p>

这与刊物的销量暴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一份刚刚诞生还不到一年的文学杂志,眼看着就要摸到单期三十万份的销量,这无疑是值得所有人骄傲的,同时也彰显了编辑部众人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成绩。</p>

不过大家高兴归高兴,也知道这一期《当代》能够取得如此爆发性增长的根本是什么。</p>

“老祝,你可一定要看住了林朝阳啊!我可听说,现在《人民文学》《十月》盯他盯的都很紧。</p>

他最早可是在《燕京文艺》发表作品的,你看看现在怎么样,连着好几次《燕京文艺》都没拿到他的小说了。</p>

他现在啊,就是块唐僧肉!”</p>

编辑部的老编辑柳荫对祝昌盛叮嘱道。</p>

从三月份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来,林朝阳在国内文学界受到的关注一直不低。</p>

前些天《天下第一楼》在首都剧场公演,一夜之间名动京城,更是让林朝阳这个编剧在燕京文艺界红遍了半边天。</p>

祝昌盛也知道林朝阳现在的受关注程度,他轻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作家,哪个刊物不想抢呢?”</p>

柳荫感慨道:“他这种小说、话剧两开花的水平,总让我想起老舍来。”</p>

“呸呸呸!”祝昌盛啐了几口,对柳荫道:“老舍才华是没得说,可不能也像他那么个结局。”</p>

柳荫满不在乎道:“这都什么年代了,你这个属于封建迷信。”</p>

同事们说说笑笑,到了下班时间,大家收拾了东西各自离去。</p>

柳荫骑着自行车回到家,丈夫阎刚也才回到家,他们夫妻俩都是编辑,阎刚是在《文艺报》任职,同时他还有个身份是评论家。</p>

他们家住的是筒子楼,两间房,一间孩子住,一间夫妻俩住,夫妻俩的房间既是卧室,也是书房,为了省地方,餐桌就是书桌。</p>

吃完了饭,阎刚在餐桌上铺开纸笔。</p>

柳荫问道:“又要给谁写东西?”</p>

“《赖子的夏天》。”阎纲回了一句。</p>

《赖子的夏天》就发表在《当代》上,而柳荫又是《当代》的编辑,她一听丈夫的话,立刻来了兴趣。</p>

“又给林朝阳写评论啊,你可真喜欢他。”</p>

早在去年,阎刚就为《牧马人》写过评论文章。</p>

在那个时候,《牧马人》尚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林朝阳也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p>

平时夫妻俩在家会聊小说,但很少会沟通各自审阅和评论的作品,主要是怕互相干扰。</p>

“瞧你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阎刚玩笑着说道。</p>

他掸了掸稿纸,又说道:“前一阵工作忙,今天总算是看完了他的新小说,特别想写点东西。诶,对了,审稿的时候你也看了他这部小说吧?”</p>

柳荫点点头,“看了。那回林朝阳来我们编辑部,说是花了半个多月写完的。我们当时一听都惊了,半个多月写一部二十万字的长篇,这小说……”</p>

柳荫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那意思是说小说的水平肯定一言难尽。</p>

“半个多月写的?”</p>

阎刚闻言满脸诧异,他有些不敢相信的追问道:“他半个月写了一部二十万字的小说?还这么好?”</p>

“我们当时的反应跟你现在差不多。不过他说的应该是真话,去年冬天那阵他正写《天下第一楼》的剧本。</p>

转回头不到两个月就掏出了《赖子的夏天》,算算时间,就算是夸张了点,但也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半月。”</p>

柳荫说完之后,阎刚惊叹的说道:“他这个效率,有点吓人啊!”</p>

“半个多月二十万字,平均一天一万字,速度其实还好,最主要是小说的质量。</p>

你知道,国内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意识流小说。我们作为编辑其实看的也不算多,我就看过伍尔夫、福克纳的作品。</p>

细说起来,大家都差不多,总体来说我们国内的文学界对于意识流文学的关注还是比较少。</p>

当时看《赖子的夏天》真给我们惊着了!</p>

你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林朝阳他不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作家,几乎是照着外国名家的作家来描摹,他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有自己的独特思考和创作心得的。</p>

我甚至觉得,在意识流文学这个领域,国内无出其右者”</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