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谢靳脸上露出笑容,《高山下的花环》拍的是军人、拍的是战争,当然要给部队看。</p>
只是由总政文化部下通知,这个规格可不是一般电影能享受的。</p>
谢靳遥记得,当年《高山下的花环》原著小说好像也享受过这个待遇。</p>
徐桑楚和谢靳这两位电影的缔造者在为《高山下的花环》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欣喜,电影界的同行们也在为这部电影引发的效果感到惊讶。</p>
《高山下的花环》原著小说79年发表之后风靡中国,早在电影拍摄之际,电影行业的许多人都认定这部改编电影上映的成绩一定不会差。</p>
可真当电影上映了,在它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还是出乎了行业内人们的预料。</p>
太轰动了!太震撼了!</p>
哪怕是当年的《庐山恋》和《少林寺》上映也未曾达到这样的效果,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每一座电影院里,观众座无虚席,走廊里、进出口都站满了人。</p>
为了看电影,有的观众偷偷从办公室溜出来早退,有人是专门与人调了班来的,还有些人是从很远的郊区和农村地区赶来的,就为了看一场电影。</p>
虽然这些人很清楚,也许不久以后《高山下的花环》的放映范围还会不断扩大,他们可以很轻松的看上电影,但他们图的是先睹为快。</p>
这些人静静的坐在电影院放映厅的位子上,或者默默的站在过道里、进出口处,大家人挤着人。</p>
谁也不在乎这些,只顾着把眼睛牢牢的盯在银幕上,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镜头、一个细节。</p>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这拥挤的人群里,有一个人开始掏出手帕,紧接着就有第二个第三个……</p>
开始只是默默流泪,后来又有人发出了抽泣声,最后有人控制不住的哭出声来,而这哭声好像会传染一般,你传染我,我传染你,可大家谁也不会觉得难为情。</p>
因为这眼泪是献给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的烈士们的。</p>
许多热心观众深受电影感动,向沪影厂和谢靳写信来表达内心对于《高山下的花环》的喜爱。</p>
首都钢铁厂二车间的工人张卫国在信里说:“我读《高山下的花环》小说时还是个中学生,感动的哭湿了被子。</p>
现在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了,我看得更加感动,小说里那些鲜活的人物在谢靳导演的镜头下似乎真的活了过来。</p>
这是一部伟大的、震撼人心的电影,让我们看到了谁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最可爱的人!”</p>
山东师范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倪慧萍在给谢靳写的信里是这样说的:</p>
“我希望未来我的丈夫是靳开来、梁三喜那样的英雄,他们也许长的不漂亮,也许行为举止并不文雅,也许文化程度不高,但像他们这样的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p>
在国家有难时,他们会挺身而出,我相信在陌生人遭遇困难时,他们也会伸出援手。</p>
正是有像他们这样的人,我们这些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p>
向英雄敬礼!”</p>
除了给沪影厂和谢靳写信,这些热心读者还踊跃向报刊投稿,以表达内心对于《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的喜爱。</p>
电影上映以来,各地报纸、杂志上陆陆续续刊登了上百份读者的观影感受和评价,全都是对电影一边倒的好评。</p>
铺天盖地的好评里不仅有热心观众的,也有电影界的评论家们。</p>
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在《电影评论》发文称:《高山下的花环》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军事题材佳作,影片感人至深,必将成为中国军事文艺的里程碑作品。</p>
1979年曾因一篇《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而在影坛名噪一时的李拓在《大众电影》的“电影评论”栏目发表文章——《中国电影的‘许灵均年’》。</p>
在文章中,李拓先是以《高山下的花环》为切入点,盛赞了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p>
等到文章中段,他笔锋一转,又谈到了过去几个月里上映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将这三部电影联系到一起,点出了这三部电影背后的无名英雄许灵均。</p>
“我们搞戏剧的人总喜欢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p>
我认为这句话放在许灵均同志身上是十分恰当的,他所创作的优秀剧本奠定了电影成功的基础,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的编剧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导演。</p>
从九月的《火烧圆明园》,到十月的《垂帘听政》,再到十二月的《高山下的花环》,许灵均同志编剧的电影如此密集的上映并且广受欢迎,体现的不仅是他作为编剧的高产,更展现了他在戏剧创作方面无与伦比的精湛技艺。</p>
身为一位欣赏过这三部影片的从业者,我深感这几部作品的优秀与成功。</p>
我想说,1983年的中国影坛是属于许灵均的,他用自己的才华缔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时代。</p>
再过二十年,也许人们会忘了这一年上映了哪些电影,但他们一定不会忘记许灵均的作品和属于他的‘许灵均年’。”</p>
www.yqxsg.cc。m.yqxsg.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