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秀荣却很心细,总是能从许多奏疏和宰相们的会议里,大体分辨出轻重来,而后坚持自己的意见。</p>
再过了半月,便有快报来,说是陛下和陈正泰已带着人,疾行回京了。</p>
李承乾不敢怠慢,连忙让人打探,一面让百官做好接驾的准备。</p>
几日之后。</p>
李世民总算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p>
陈正泰则径直去了二皮沟,他是受不了那冗长的接驾仪式。</p>
而陈家上下,也得知陈正泰回来,倒是都欢天喜地的迎了出来。</p>
三叔公激动得不得了,大声大气地道:“正泰,听闻你立下了军功?这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了。了不得啊,我们陈家,出了大功臣啊。”</p>
这一次,是实打实的军功,和其他的功劳可不同,而且是真正的灭了国的。</p>
三叔公觉得陈家的阀阅里,又要浓厚的添上一笔了。</p>
他甚至还打算请一群大儒,给陈正泰修一个传记,反正陈家有钱,从陈正泰往上,到列祖列宗,追溯到东汉时起的元祖,都要好好的吹嘘一番。</p>
陈正泰上前,带着微笑道:“叔公,此番远行,定又让叔公担心了。”</p>
三叔公拨浪鼓似的摇头:“不担心,不担心,晓得你不会出事的。”</p>
呃,有点不上道啊。</p>
陈正泰尴尬一笑道:“今日天气不错,春光明媚,噢,公主殿下和武珝长史在不在?”</p>
三叔公便道:“还在朝中,没有回呢,十有八九,这个时候当去接驾了。对了,待会儿我有要紧的事和你说……”</p>
他正想拉扯着陈正泰进屋堂里书说话。</p>
这时,外头有黄门匆匆而来,口里大呼:“朔方郡王殿下接敕命!”</p>
有诏书来了……</p>
于是,陈正泰不敢怠慢,领着陈家人,急忙赶到了中门前,迎了宦官。</p>
这宦官则是羡慕地看了陈正泰一眼,咳嗽,取了竹简出来……</p>
一看到竹简,三叔公和陈正泰便什么都明白了。</p>
这是册书。</p>
所谓的册书,是立皇后或者太子,亦或者册封亲王用的最高级别敕旨。</p>
一般情况之下,敕命分为三等,最上一等便是册书,而颁布的册命,是写在竹简上的,高端大气上档次。</p>
而次两等则称之为制书和慰劳制书,档次就很低了,用的是绢黄纸。</p>
意思是,你级别还不够,就不浪费竹简了。</p>
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环保概念了。</p>
………………</p>
这两天老虎要好好准备一下剧情,有些大纲还没弄好,可能更新会少一点点,或者慢一点,剧情顺了就尽量还。</p>
宦官宣读了敕书,敕书中的内容并没有意外。</p>
陈正泰大功于朝,敕封为王,王号为‘凉’。又敕封为朔方、河西、高昌三州都督,节镇西疆。</p>
在大唐,王分为亲王和郡王两个等级,皇帝的儿子封为亲王,皇帝的孙子敕封为郡王,除此之外,死去的大臣,往往会有追赠的郡王爵号,其实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又或者是公侯本身是没什么权利的。</p>
因而,唐律之中明文规定,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p>
这意思是,虽然号称是国王,可实际上和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分别。但是制度之中,显然也是有漏洞的,为了让这些王爵们为君分忧,往往在得到爵位的同时,还会有官职,而一般亲王级别的官职,权力就很大了。比如现在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虽是亲王,没什么权力,可他同时还担任着安州都督,司空这样的职位。掌握着安州的军政大权。</p>
现在的陈正泰也是一样,他乃是凉王,真正的职位却是三州都督,权力非常的大,而后头那节镇西疆才是最厉害的。</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