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1 / 2)

”</p>

李坏听着:“也就是说,如果开战,夏国全国上下有八万兵马。”</p>

方新点头:“如果按照当下情报来看,确实如此,夏国贫瘠之地占据大部,民风彪悍,夏国兵马向来在精不在多,在勇不在众。</p>

夏国国主直属部队中还有三千铁鹞子。</p>

不过根据一些探子和商人的情报,如今夏国的铁鹞子已大不如前,军纪松散,训练松懈,远非数十年前接连挫败景国、辽国的精兵。”</p>

这个李坏倒相信,因为铁鹞子的厉害不只是装备,主要还有其精神。</p>

一开始夏国两面受敌,国难之际,三千铁鹞子都是从贵族子弟中选拔,顶级装备,荣誉感强,加上为自己利益而战自然舍生忘死。</p>

可几十年和平之下,这些权贵子弟也是最容易腐化的,就像后来的八旗子弟一个道理。</p>

李坏想着夏国兵力,心里默默算着,如果出兵,大概需要多少人…</p>

“殿下,这只是常备军,如果打急了,夏国必然还会募兵,我估计如果不计代价,夏国能招募四十万左右生力军。”方新又补充。</p>

李坏点头,这道理他明白,把桌上地图仔细移过来看:“除朝顺军,其它军有动静吗?”</p>

“左厢神勇军在今年九月渡河移防永乐城、银州、牛心亭。”</p>

“河清军用半年时间移防到夏州…”</p>

“神勇军被唐隆镇将士发现…”</p>

“金肃军则部署静塞、会州沿线西部边界…”</p>

李坏看了半天,开口道:“战略南移啊。”</p>

“不错,从今年夏国调度来看,他们正把精锐常备军向南调度,原本防备鞑靼人的兵力也抽调出半数往南方各州镇填充。”</p>

“他们这是在防我景国。”李坏啧嘴,如果不是方新他们搞来的情报或许还看不清局势,可把所有情报和调度放在一张地图上,大趋势就很明显了。</p>

神勇、朝顺、河清、金肃四大主力常备军都不断南移,向南方部署,景国在大河西面的重镇唐隆镇遭到重点针对。</p>

夏国是在不动声色的防备他们。</p>

夏国兵力远无法和景国、金国相提并论,但他们能在景国和辽国夹缝中存活下来,就是以悍勇不怕死著称的。</p>

如果说兵力,新军陆军五个师,加海军一个师就有六万人,而且还在扩充中。</p>

到明年,新军预计陆军六个师,海军两个师八万人,与夏国常备兵力就平齐了。</p>

除此之外,景国中央禁军在太子叛乱后整编裁减过,可到明年依旧有岭捷、武烈、神武三军,兵力维持在十二万人左右。</p>

而在边关有魏朝仁统帅的关北军、杨文广统帅的杨家军、折惟忠统帅的折家军,以及威慑白夷吐蕃诸部的剑南军,以及南方防备交趾和大理的常备边军,加起来边军常备人数也有十万左右。</p>

也就是说,到明年,景国全境常备军在三十万左右。</p>

当然,往后还有在辽东、辽西的常备军,而且景国体量巨大,幅员辽阔,需要兼顾的地方很多,打起仗不可能集中全国兵力在一处。</p>

夏国却可以做到,所以如果真开战,景国没法在兵力上占太多优势。</p>

不过夏国的举动却让李坏很欣喜。</p>

从各种情报综合来看,夏国战略重心正在南移。</p>

夏国高层的判断应该是:如果景军要攻击,必会攻击与景国接壤的南方州镇,那里地势便于进军,有利景国后勤补给。</p>

景军从南面向北进攻,可以以凤翔府、河中府为依托,后方稳固,几十年前景国也是这么打夏国的。</p>

这也是懂兵之人能找出的最好进攻方案之一。</p>

所以他们在全局上开始将兵力南调,意图防患于未然。</p>

李坏越看越高兴,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是战略误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