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负双手,傲然立于窗边,听着属下的汇报,嘴角噙着冰冷而嘲讽的笑意。</p>
还以为南朝人尽是有骨气之人呢,没想到真的大难临头,依旧是如此不堪。</p>
当第二封战报在城中传开,仿如肃杀冬日中的一缕春意,北梁使团便开始感受到了周遭人由衷的善意和讨好。</p>
那本是他们在出发前所预想的,但却是他们来了之后不曾感受过的,如今终于如愿实现。</p>
原来,不是你们多有骨气,而是你们还被压得不够狠啊!</p>
他微笑着,开始构思着如何将那本以为已经幻灭的希望重新变成现实,而且还要加倍地实现。</p>
到时候,带着万千荣光,回到大梁。</p>
父亲的不世军功,儿子的累累殊勋,一文一武,当为大梁之万世美谈。</p>
一片暗流涌动之中,那似乎最该焦急的建宁侯府,却处在诡异的平静之中。</p>
因为,夏景昀甚至压根就不在府中。</p>
此刻的他,正站在御书房里,看着德妃和东方白,轻声道:“阿姊,彘儿,别怕,我们能赢。”</p>
德妃睁着大大的眼睛,美丽的眸子中,忧色浓浓,苦笑道:“你无需这般安慰,事已至此,败了就败了,想办法收拾残局,不让局面再度恶化便是,自欺欺人是没用的。”</p>
东方白绷着有些发白的小脸,紧紧抓着母后的手,竭力坐直身子,不让自己显得慌乱而丢了帝王气度。</p>
夏景昀摇头道:“这真不是故意说好话诓骗阿姊,姜玉虎的领兵之能,阿姊总该是相信的,我也曾专程去信提醒过他,想来必不会如此被动地被北梁奇袭成功。而从此番无当军的应对上,我更加确信了姜玉虎不在两关之中。他身为主帅,不在军中,必然是另有图谋。所以,且等两三日,必有后续战报传来。说不定便有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p>
德妃的脸上,露出惊喜之情,“真的吗?”</p>
夏景昀点了点头,“自然是真的。听闻今日有许多人去拜了北梁使臣的山头,我已命胭脂做好探查,未来阿姊和彘儿心里,对这些人也好有些认知。甚至于,明日后日之朝堂,亦可虚以委蛇,看看这些人能蹦跶得多高。”</p>
德妃嗯了一声,轻轻抚了抚胸前的波澜,“但愿如你所说。国家危难,社稷动荡,你辛苦了。”</p>
夏景昀微笑着,“困难都只是暂时的,过去了就好了。”</p>
-----------------</p>
夜色渐深,鸿胪寺的驿馆之中,薛文律睡得无比踏实而香甜。</p>
而千里之外的北梁某处草原,镇南王薛宗翰狼狈又惊骇地看了一眼身后,姜玉虎依旧如附骨之锥般坠在身后。</p>
他身边的士卒,也从最开始的两万多,到眼下只剩下了五千余骑。</p>
而此地,距离青川关,已经接近两百里了。</p>
这他娘的是什么杀星啊!</p>
镇南王欲哭无泪,将目光看向身旁的亲卫,心头焦急地暗道:你这废物,怎么还不开口说与本王换衣服呢?</p>
今日不是上朝的时间,但随着太后的一封懿旨,在小黄门们的奔忙下,五品及以上朝臣们,再度齐聚在殿中。</p>
包括安国公苏宗哲、卫国公赵清圣、皇叔成王等人也都悉数到场。</p>
这般阵仗,为的便是研究如何应对北梁人骤起的发难。</p>
在五万控鹤军抵达之后,北梁在两关之外的人马已经足足达到了十五万之巨,前线之形势完全是危如累卵。</p>
“太后、陛下,北梁人不宣而战,无故犯我疆土,当严辞斥责,并采取对等之策,以彰我中原正统之煌煌天威。”</p>
在前太子东方明倒台之后新上任的国子监祭酒率先出列,朗声拉开了这场讨论的序幕。</p>
这话虽然没什么卵用,但这一次倒没谁去指责他迂腐,因为这既是必要的正名之流程,也是开始讨论的最佳切入点。</p>
“太后、陛下明鉴,北梁虎狼成性,寡廉鲜耻,如今大军出动,自不可轻易收手,在谴责申饬之余,当立即调兵遣将,以图固守与反制。”</p>
“臣附议,所谓事有缓急,先前为了剿匪安民之大局,以至于朝中无兵可派,然如今北梁十五万大军,倾国而来,以整个北梁边军主力,来攻我两关之险,若朝廷依旧固守先前之策,无当军仅有三万人,纵然军神大人在世,恐亦无力回天!”</p>
这个论点得到了许多人的附和,但也有知兵之人开口反驳。</p>
“此论虽有可取之理,但已经太晚了。如今北梁大军压境,五万控鹤军围攻青川关,十万虎豹骑、雪龙骑围攻雁回关,破城只在旦夕之间,便是立刻调集周遭各州郡之兵,传令、整军、开拔,没个十余日怎么都不行,届时一切都晚了。”</p>
“不错,依臣之见,当做好两关尽失之准备,令岳将军固守雁原州州城,再调集大军,将战线稳固在雁原州州城一带,护卫中京及关中安宁。”</p>
“荒谬!那两关之中的三万无当军将士便不救了吗?他们还在为国浴血厮杀,他们都未放弃,我们为何放弃他们!”</p>
“后路稳固,无当军自可循机突围,眼下北梁十几万大军汇聚,若无当军能坚守到朝廷大军汇聚雁原州州城,朝廷自可集结大军,步步为营,前往救援,否则两三万人扔进去连个水花都没有!两国争锋,为了国家之利,总有些残忍的决定需要做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