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旁边的小日子,在我们完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肆意侵犯华夏领空。”</p>
“到了抗美援曹时期,鹰酱的空中压制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空军的问题。”</p>
“可是当时一穷二白的华夏,连买飞机都十分的困难,更遑论自己独立造飞机。”</p>
“就在一切都看不到希望的时候,”</p>
“能抵得上美军五个师的钱老回国了!”</p>
“早在国外的时候,钱老就提出了一个理论。”</p>
“未来的飞机一定要快,根据他的推测,未来飞机的速度至少要到五马赫以上。”</p>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去执行更多的任务。”</p>
大唐位面</p>
贞观年间</p>
久经天幕洗礼的李世民也是被震惊的愣在当场。</p>
虽说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p>
可何等的人物才能抵得上五个师?</p>
还是后世鹰酱的五个师?</p>
难道这个钱老解决了华夏的风洞问题?</p>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p>
“钱老回国后发现要做的事情多如牛毛,”</p>
“那时候的华夏,别说风洞,就连电都是稀罕物。”</p>
“别说造风洞,就是理解这个概念的人也是少之又少。”</p>
“即使我们想要去购买风洞,也遭到了无情的拒绝。”</p>
“在数据和技术支持都没有的情况下,华夏走上了自研之路。”</p>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我们采用了最简单粗暴也是最便宜的方法——炸。”</p>
“用氢氧燃烧驱动激波管来形成风洞。”</p>
“但由于我们当时没有精密仪器,所以爆炸的当量是无法完全确定的。”</p>
“直白的说,就是不能保证每次的爆炸都是合适的,安全的。”</p>
“每一次爆炸都伴随着巨大的危险。”</p>
“而这一切都由钱老和郭咏怀郭老提出。”</p>
“由他们的研究生俞弘儒俞老进行。”</p>
“俞弘儒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一次次的爆炸来做出风洞需要的激波管。”</p>
“最严重的时候,直接将一个实验室都炸毁了。”</p>
“幸运的是大家撤离的比较及时,才没有造成伤亡。”</p>
“钱老和郭老却觉得,做实验就是要炸,炸的越狠出来的结果就越好。”</p>
“毕竟钱老自己早年在美丽坚参加火箭小组实验的时候也是将房子炸上了天。”</p>
“才将火箭技术进行了大的推动。”</p>
大明位面</p>
永乐年间</p>
朱棣看着天幕轻声道:“炸的越狠,出来的结果越好?”</p>
“难道科学就是爆炸?”</p>
“那么神机营的火炮能不能也炸出点科学出来?”</p>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p>
“在两位导师的鼓励下,俞弘儒在1958年造出了华夏第一款造出了华夏第一代激波管。”</p>
“有了这个,就代表着华夏有了自己的风洞。”</p>
“有了风洞才能有后来的原子弹、氢弹、飞机、火箭、空间站。”</p>
“自此一生要强爱开挂的华夏人开始了对风洞技术的迭代。”</p>
“不到四年时间,华夏的风洞的技术水平就达到了国际水平。”</p>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华夏的风洞技术越来越厉害,”</p>
“西方国家居然开始研究抄袭华夏的风洞技术。”</p>
“因为华夏的风洞不但参数先进,造价更是低的离谱。”</p>
“1969年华夏的JF8激波风洞问世。”</p>
“造价8万,风速1.5马赫”</p>
“而同一时期的美丽坚的统一计划风洞,造价2700万美元,大约是1.7亿元”</p>
“风速却只有0.45马赫。”</p>
大唐位面</p>
贞观年间</p>
太宗皇帝看着天幕颤声道:“多少?”</p>
“朕没有看错吧?”</p>
“八万和一个多亿?”</p>
“风速还快这么多?”</p>
“还只是他的学生研究出来的?”</p>
“岂不是说此等研究尚且不需要他亲自出手?”</p>
“如此人才,莫非真的能比肩五个师?”</p>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p>
“后来在JF8的基础上,又研究出了JF10,JF12两个型号。”</p>
“其中JF12可以吹出最高速度9马赫的风,华夏所有的能飞的国之重器基本经过它的洗礼。”</p>
“JF12还是反向爆轰驱动技术,这是一种不同于国际主流模式的风洞,是华夏独有的技术。”</p>
“可是论及最高风速,鹰酱有30马赫,毛熊有20马赫,就连阿三哥都有12马赫。”</p>
“于是华夏的技术人员再次埋头研究。”</p>
“五年之后JF22问世,,他的全名叫‘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p>
“保守的说可以复现30马赫以上的风速。”</p>
“技术人员自信的表示,这个足可以领先世界二三十年。”</p>
——某人拿着高超音速导弹好奇道:风洞是啥?</p>
——八万块?给我们学校装一个吧,都舍不得装空调。</p>
——我折的飞机飞不远就是因为没有风洞吹。</p>
天幕中划过新的视频《一人能当五个师》</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