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禾下乘凉梦(2 / 2)

大明位面</p>

刚刚坐下的朱元璋被震惊的站了起来,</p>

“多少?”</p>

“一千斤?”</p>

“标儿你说这个天幕里讲的是真的吗?”</p>

此时的大明,水稻亩产才刚刚接近三百斤。</p>

即使是在富庶的江南地区,一年两季也不超过五百斤的亩产!</p>

一千斤的亩产意味着,大明现有的土地能够养活多一倍的人口!</p>

这意味着什么?</p>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语气都微微的出现了颤抖。</p>

朱标自然明白老朱问话的意义,略微思考了下说道:</p>

“这杂交育种之法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还要重要”</p>

“儿臣一定亲自督办,为我大明种出更多的粮食”</p>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p>

“2006年华夏停止了接受国际粮食计划署的援助”</p>

“自2007年开始华夏成为国际粮食捐助国”</p>

“与此同时,我国水稻的亩产记录依然在被不断的刷新着”</p>

“2019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叁优一号’在衡南县稻区试验田内取得了单季产量超过2000斤的惊人成绩”</p>

“2020年,‘叁优一号’在同样的一块试验田内进行了双季亩产测试,晚稻平均亩产为1800斤,早稻平均亩产1300斤。”</p>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为3100斤,成功的创造新的纪录。”</p>

............</p>

弹幕飘过:</p>

—— 这世上没有神仙也无需立庙,因为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飘自人间的怀念。</p>

——神农真的来过这人间!</p>

——袁老曾叫我们好好吃饭!</p>

——袁老请放心,后继必有人</p>

——袁爷爷,您此刻是否已经在梦中的禾下乘凉了呢?</p>

——袁老配享太庙</p>

——袁老,国士无双</p>

大明位面</p>

老朱和朱标相互对望一眼,双双愣在了原地</p>

“三千斤!?”</p>

他们梦里都不敢有这么大的胆子!</p>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p>

这后世能有如此人物,后世幸甚!华夏幸甚!</p>

朱标拱手道:“父皇,儿臣建议为袁先生刻碑立传,遍传大明”</p>

朱元璋:“先人为后人立传,千古未有啊。”</p>

“正因为千古未有,方可彰显袁先生的不世之功”</p>

“不单为我大明天下,亦为后世华夏贺!”</p>

“有先生如此,天不负我华夏!”</p>

“准奏!”</p>

大明位面</p>

崇祯年间</p>

一间书房内,案几之上,放着尚未编撰完备的《天工开物》“乃粒篇”</p>

宋应星看着天幕中关于袁老的介绍,不由得眼含热泪</p>

这后世竟然出了这般人杰,岂不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p>

这后世也有如他一般为天下百姓研究农桑之人。</p>

宋应星喃喃自语道:“前有《天工开物》后有‘禾下乘凉’吾道不孤!”</p>

大清位面</p>

乾隆皇帝</p>

在刚开始看到杂交水稻亩产破千斤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在意。</p>

毕竟自己康乾盛世,虽然水稻产量不高只有每亩300多斤</p>

但此时番薯土豆都已经在广泛的种植,</p>

有些地方土豆的亩产也达到了1000斤。</p>

百姓虽然过得不怎么好,但在乾隆爷眼里,这已经是千古未有之盛世。</p>

乾隆心想:“这后世,亦不过如此”</p>

当看见杂交水稻亩产突破3000斤时。</p>

乾隆皇帝满脸的不可置信:“这......是真的?”</p>

“我大清的盛世情不是被比下去了?”</p>

“这后世该是个什么模样?”</p>

不过一会,天幕中刷出了新的视频《这真的是大学生军训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