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岛的村民真诚善良,让人心生暖意。</p>
“大嫂,腊肉等要吃的时候,直接搬到厨房,交给裴唐佐。”</p>
“裴平昌,带人在菜地旁边收拾出一块地方,用栅栏围起来,饲养鸡鸭。”</p>
“再搭一个小棚子,作为猪圈。”</p>
“我记得后山山脚有一个洞穴,干燥隐蔽,让人将粮食都搬过去。”</p>
柳氏和裴平昌颔首称是,立刻照办。</p>
“这么多吃点,够我们吃好几个月了。”一个妇人满脸笑容道。</p>
“可不是吗,没想村民这么实在。”旁边一个妇人感叹道。</p>
“看来我们来了好地方,物产丰富,民风淳朴。”</p>
“没错,都是托了老祖宗的福啊!”</p>
族人们见有这么多吃食,都很高兴。</p>
虽说赶海和进山采摘能也能勉强果腹,但终究不稳定,万一没收获,一百多人岂不是要饿肚子。</p>
现在见到这么多粮食,心里踏实极了。</p>
“族长”陶氏处理完生蚝,犹犹豫豫走过来,似乎有话要说。</p>
“何事?”</p>
裴朝歌以前与陶氏不熟,这几日相处,感觉她勤劳能干,热情有活力,印象很好。</p>
特别是赶海收获颇丰,每天餐桌的海鲜都不重样。</p>
陶氏见裴朝歌面容和善,与刚刚痛骂裴伯昌时完全不同,于是鼓足勇气。</p>
“族长,我其实除了赶海,还会捕鱼。”</p>
裴朝歌微挑黛眉,眼中闪过惊喜。</p>
陶氏试探问道:“但没有渔船,我想能不能让裴平音做一艘。”</p>
她知道裴平音很忙,整日脚不沾地,不知道这个要求能不能满足。</p>
裴朝歌敛眉思索片刻:“造渔船是好事”</p>
听说南华岛周围海鱼极多,要是能出海打鱼当然好。</p>
“但裴平音会造船吗?”</p>
裴平音的木工技术了得,但造船可没那么简单,是另一项技术了。</p>
陶氏见裴朝歌同意,顿时松了口气:“族长,我夫君柳辙出海多年,对船的结构、制作非常熟悉,简单的渔船,能轻松画出图纸,也能给平音提建议。”</p>
“我只要一条能捕鱼的小船即可,没有多复杂。”</p>
“太好了”裴朝歌展颜一笑。</p>
“我见过后山有榉木,是造船的绝佳原料,明日我让人砍几棵回来。”</p>
“多谢族长”陶氏得偿所愿,笑的十分灿烂。</p>
“我应该谢你才对”</p>
陶氏一家是被裴氏牵连才流放的,他们没有抱怨,反而积极生活。</p>
柳辙、柳欣桐也都尽自所能,利用周围一切,改善生活,为族人造福。</p>
裴朝歌很高兴能有这样亲戚,比裴伯昌等恼人的子孙强太多了。</p>
林家,林老汉坐在椅子上,眉头皱在一起,拿着裴琮送来的名单犯了难。</p>
裴朝歌的提议,他觉得没有任何问题。</p>
只是他虽是里正,但认识的字却不多。</p>
村里基本被朝廷遗忘了,也没什么需要书写的。</p>
即便村里有事需要记录,他都是连写带画,自己能看懂就行。</p>
裴琮身姿挺拔,端坐在椅子上,问道:“可是记录有什么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