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新武评第一(2 / 2)

七十二道 执笔如仗剑 2514 字 2个月前

听完这些,童姑娘的神情忽地变得凝重起来,轻声说道:“曲先生的事,我已从双儿那得知,实在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p>

刘子明面沉似水,嘴角微扬,将童芷姑娘轻拥入怀,沉声道:“小芷,那些鸟儿,我已派人替你饲养起来了,无需介怀,人自当为自己的抉择负责。”</p>

童姑娘蓦然挣脱怀抱,圆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眸,凝视着他的面庞。</p>

刘子明稍作迟疑,缓声道:“怎么了?”</p>

童姑娘伸出小手轻抚他的面颊,目光中透着关切,柔声道:“辛苦了,累不累?”</p>

刘子明紧握住那只手,“我……”</p>

就在此时,马车旁有人一闪而过,而护卫队竟然毫无察觉。</p>

刘子明横拍手中的袖箭机簧,将童姑娘护在身后,警惕道:“什么人?!”</p>

来人没有回应。</p>

刘子明稍作迟疑,缓缓掀开了车帘,只见一个熟悉的青衫身影,背上还驮着一个面色惨白、气若游丝的瘦弱小女孩。</p>

“长生师兄?”刘子明疾步下了马车,来者正是刚从龙虎山取得金丹归来的青衫道士百里长生,背上的女孩也并不陌生,正是小荷花。</p>

刘子明见那向来以和颜悦色示人的青衫道士此刻面色阴沉,双眼之中隐隐有泪光闪烁,身体顿时变得僵直,不敢去想那最坏的结果。</p>

百里长生双眼赤红,声音颤抖:“童姑娘,求你救救她。”</p>

童姑娘急忙下了马车,接过那已然没了气息的小女孩,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不多时便艰难地摇了摇头。</p>

刘子明凝视着师兄那毫无血色的面容,如遭重创,声音发颤:“小小呢?”</p>

青衫道士缓缓低下头去,沉默良久后,才哽咽着说道:“随那魔头一同殒命了,天师府的金丹也无法续命,这丫头也……我又去了一趟天师府后,发现张老天师也已兵解。”</p>

----</p>

随着江湖上最后一位天一境高手兵解辞世,那座京城之北黑金府邸里那栋紫金书阁的楼顶传来一阵雄浑的笑意。</p>

笑声过后,整个阁楼轰然开裂,所有相府的亲军士卒个个面色仓惶,不知所措地站在雨中,雨水浇透他们身上的铠甲内衬,传来无尽的寒意。</p>

所有人都觉得秦清泉定是死了,那座高耸入云的楼顶被掀开,不断有火光冒起冲天,在雨水的拍打下变成一股股白烟升起。</p>

这些相府的士兵纷纷握紧了拳头,心如死灰,要是秦清泉死了,他们这些人不但会为其陪葬,还将沦为世人的笑柄。</p>

有士兵首先迎着雨水努力睁眼望去,于是便见一个身穿黑衣的老人负袖站在空旷的楼顶,底下传来一阵欢呼。</p>

众人抬头望去,心里好奇,既然秦清泉安然无恙,那刺客去了哪里?</p>

却见一个身形伟岸的雪狐裘短袄武夫立在秦清泉身侧,有目力超常的江湖死士观此人身躯高大,足有八尺,双臂修长过膝,神情威严庄重,更与秦清泉有几分肖似。</p>

此时东侧有一群穿着内廷锦服的太监穿过军队的人群飞掠登楼,因为首的绿袍太监头子手持密令而无人阻拦。</p>

这群内廷太监环顾四周的惨况,不禁咽了咽口水,那名绿袍太监头子扑通跪倒在黑衣老人身前,“奴才护驾来迟,请相爷恕罪!”</p>

秦清泉侧身看了一眼身后的那三位秘杀堂宗师,冷笑道:“他们几位都拦不住这妖女,你们来有什么用?”</p>

蓬莱枪仙王醇凤,上清道士郭奉,活死人长孙攸关三人皆低下头颅。</p>

秦清泉抖了抖宽大袖袍,沉声道:“魏忠肆,翰林院宋祭酒不是想重启央州武斗,重定评点武评吗?告诉他,本相准了。”</p>

那绿袍太监愣了一下,然后死死低头道:“是!”</p>

又听黑衣老人笑道:“庙堂既是本相的酒林肉池,江湖也该是本相的囊中之物。”</p>

----</p>

那一日起,便有国子监宋祭酒牵动评点天下武夫。</p>

当以秦清泉身边那名高大男子为当世第一,武道魁首。</p>

榜上短短几字。</p>

武痴,秦御池,天一境。</p>

(/69894/69894049/1010080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