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朝会(1 / 2)

凤朝华 山月孤 1724 字 6个月前

每日卯时正是大周朝的朝会时间。文武百官们从延华门鱼贯而入。文官走左边的宫道,武官则在右边。前面则是亲王、皇子。所有人都在自己该在的位置上,沉默着低头直行,无一人敢僭越。</p>

这一日朝会却有些特殊。</p>

百官们昨日夜里就都接到了宫中内侍们的报信,称明日早朝恢复,且由郑王监国。</p>

说是不惊心自然是假的。大周朝自从圣人临朝后还没有出现过亲王监国的情况,这是第一次。</p>

郑王一早就到了朝会殿偏殿,由着心腹内侍替他整理衣衫、仪容,确保庄重。</p>

大臣们都入殿之后,礼仪监引着郑王进殿,在圣人的龙椅旁边稍矮的地方给他置了一把椅子。</p>

郑王步履稳稳地走上台阶坐到椅子上,臣工们俯首行礼口中皆称“郑王安”。淮陵满意地看着满殿的臣工给他行礼,缓缓道:“众卿免礼。圣人身子不适、辍朝多日,朝中事务积压,如今特意派了本王来监国,以处理紧急事务、安定人心。众卿若有本奏,尽可呈上来。”</p>

众人面面相觑。兵部尚书秦简首先出列道:“回郑王,龙武军统帅章可贻于上月告老还乡,如今龙武军统帅一职暂缺,各龙武军都还按照原本的规章进行日常守卫行动。还请郑王代为转告圣人,尽早定下人选、安定军心。这个折子上是兵部诸位臣工列的一些经过考察的人员名单,以供圣人参考、选择。”</p>

秦简拱手递上奏折,源书下去接过。</p>

众人见郑王监国时各样规矩都与圣人在时一致,很快便有许多臣工上前奏报。</p>

工部侍郎称年初在积善坊物色了地点可以用于兴建观星台,如今迁居的费用需要和户部协调,若是延误了工期,到了冬日里再开工的话恐怕会多增工人工钱的成本。</p>

户部侍郎是淮瑾的伯祖父孟平山,此刻孟侍郎出列道:“回郑王,关于积善坊百姓迁居的费用问题,微臣已于上月初递了折子上去,只是圣人一直没有批复,不置可否,故而迁居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下来。但工部可以先行拟定迁居地点、与迁居的百姓谈妥迁居的补偿费用,待圣人批复,便可以立刻落实,这样也能赶出一些工期出来,不至于延误太多。”</p>

郑王点点头:“这件事我知道了,下了朝会之后会按照每件事务的轻重缓急程度呈报给圣人,尽快给予批复。”</p>

臣工们本就积压了许多紧急事务,一时之间朝会如同菜市口,人人都争着奏报,都称自己的事情最为紧急。在郑王权责下的便请求立刻予以批复;军国大事、任免大事则仍交由圣人处理,由郑王代为转达。</p>

这些都让郑王有了一种天下尽在我手的快感。</p>

淮瑾在心里无声地笑了笑,拣了一件郑王权责之内的事情在朝上奏了,郑王面带微笑,当场就给了批复。</p>

朝会结束后郑王仍留在思政殿处置各类事务。圣人辍朝许久,各处事务堆积如山,光是处理这些积压的事务恐怕就要花去好些时日。</p>

淮瑾不去理会这些,自去到思政殿起居殿里换下前来侍疾的赵才人与吴宝林,接过药膳来喂圣人。</p>

圣人这几日清醒的时间日渐增多。他每次看见淮瑾便想起孟淑妃,少不得问道:“你母亲呢?”</p>

淮瑾手上动作不停,浮起一丝笑意来:“母亲带着阿盈午睡呢。说用了午膳就带着阿盈过来陪您,阿盈这几日总说您病中无聊,想着要过来陪您。若不是有功课绊着,她恐怕时时都想过来陪您说话呢。”</p>

圣人吃了大半就摇摇头,魏思一直侍立在侧。</p>

如今郑王那边有源书和他底下的人照看着,圣人这边就只剩魏思和两个新上来的小内侍。</p>

他走过来接走药膳瓷碗,又给淮瑾递上漱口用的清茶,圣人朝魏思看了一眼,又注意到他的跛脚。</p>

人在病中多思多虑,更心思敏感。圣人久不见源书便知道他必定是在前头服侍监国的郑王。他心里闪过一丝不快与异样,很快不动声色地掩饰了过去。</p>

淮瑾小心地接过清茶来服侍着圣人漱了口,圣人才道:“你事情也多,我知道,这里就让魏思服侍朕吧,他服侍了朕几十年,最是了解朕的,你就放心去吧。”</p>

淮瑾确实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也不多说什么,行礼之后就恭敬退出了起居殿。</p>

很快,用完午膳的定安被孟淑妃牵着走进了起居殿。她一路小跑着到了圣人榻边,小小的软软的两只手包着圣人露在外头的那只手道:“父亲的手怎么如此凉?阿盈给您暖一暖。”</p>

圣人感受着那双小而温暖的手,眼眶竟有些湿润。他朝魏思看了一眼,魏思立刻笑着上前解释道:“公主殿下安心,高奉御说圣人午间不宜盖太多被子,这才露了一只手在外头的。老奴去将窗扇合上就不会凉了。”</p>

定安点点头,又转过来给圣人讲她今天在弘文馆学的诗。说起外祖父来一脸崇拜,直说外祖父学富五车,惹得孟淑妃也笑起来,“这丫头啊学了两个成语一天天的净想着怎么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