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谈及帝王之术,多少有些避讳。</p>
他原有些忐忑,生怕言语不慎触怒龙颜,但皇上既然说畅所欲言。</p>
他这才安心。</p>
殊不知,这正是朱元璋考虑到朱政的个性,特意加的。</p>
在朱元璋眼中,朱政就是想啥说啥,不顾后果的主儿。</p>
有时,朱元璋在一旁听着都心惊肉跳。</p>
生怕自己一时冲动,会命人砍了这小子的脑袋。</p>
甚至刚才,他还一度犹豫要不要下旨取消这场比试。</p>
“都指挥使,你说,咱们谁先来?”</p>
朱政听后,不在意地说:“你先来吧,我怕我一开口,你连补充的机会都没有了。”</p>
高仲远郁闷,瞪了朱政一眼,便上前打算开讲。</p>
小太监见高仲远准备完毕,便点燃了一支香。</p>
高仲远不再迟疑,开始讲述自己的帝王之术。</p>
其实,他的理念总结起来很简单,核心是《韩非子》、《孟子》、《商君书》三书。</p>
大致是孟子强调君王需以人民利益为先,结合《商君书》的集权思想,最后提及《韩非子》中的制衡之术,实则是对这几本书思想的融合。</p>
这些书籍虽非科举必读书目,亦非寻常人能接触到的。</p>
高仲远能从浩瀚的典籍中选出这三部,并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一套完整理论,实属不易。</p>
就连布幔之后的朱元璋听了,都若有所思,觉得高仲远言之有理。</p>
特别是《韩非子》中的制衡之术,给了朱元璋不少启示。</p>
一般人听到这些说法,只会感叹,哎呀,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p>
可朱元璋不是普通人,他是从社会底层一路拼上来的皇帝。</p>
他听了高仲远讲的这些理论,不光是听听就算了,还会琢磨琢磨,这到底是空谈还是真能用得上。</p>
比如说吧,以前的胡惟庸事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皇权,命令能更好地传达下去。</p>
这时候,朱元璋心里有点后悔了,觉得这场比试真不该办。</p>
他心想,应该找个隐秘的地方,让高仲远只对他和大孙子讲这些理论。</p>
有资格学这些东西的,也就只有他和大孙子了。</p>
别人呢,听了也是白听,还可能影响大明朝的稳定。</p>
还好他设了时间限制,就一炷香的功夫,高仲远讲的东西有限,别人听了也学不全。</p>
他打定主意,等这破比赛一完,他得单独找高仲远好好学学这套理论。</p>
一炷香时间很快没了,高仲远眼看时间快到,就总结了自己的观点,结束了演讲。</p>
他一讲完,整个文华殿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p>
就连平时最爱闹腾的皇子,这时也使劲给高先生捧场,夸他讲得好。</p>
朱政听了高仲远的话,平心而论,确实有水平,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研究的。</p>
比后世那些水分多多的演讲视频强多了。</p>
要不是高仲远跟他不对付,他才懒得弄这个比赛呢!</p>
朱政心里忍不住抱怨,为啥就不能让他安安静静做个不起眼的学渣呢?</p>
旁边的小太监见高仲远讲完了,就提醒道:“下面,请朱政,高天卫都指挥使,来讲讲帝王之术!”</p>
因为高仲远刚才表现得太好了,大家都还沉浸在其中,没心思管朱政这边。</p>
但朱政通常不在意这些,当然也不会在意别人的反应。</p>
他镇定地走到讲台上,扫视一圈,这才开口说:</p>
“高先生刚才讲的,确实有水平,超出我的预料了。”</p>
“不过,即便如此,有些观点我还是不能完全同意。”</p>
“我觉得,要想了解帝王之术,首先得搞清楚,帝王到底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