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荀谌站出来(2 / 2)

堂中众人拱手回礼,许攸则是嘴角上扬,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荀谌。</p>

他觉得荀谌就是个愚夫,明知逢纪居心不良,却还傻乎乎往里钻。</p>

荀谌可不管别人如何想他,昂身道:“我方接连挫败,致使将无斗志,兵无战心,在下认为当务之急应以重赏,励战心,振士气!”</p>

堂中众人闻言,不住点头。</p>

接连惨败,再加上田丰的死,对士气打击太大,他们想要阻止赵云继续南进,唯有先重振士气。</p>

而要重振士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重赏,皆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p>

“友若此言大善!”</p>

逢纪非常肯定荀谌此言,当即对堂中魏郡太守袁春卿,拱手道:</p>

“此事就拜托袁府君了!”</p>

袁春卿是袁绍同族兄弟,深得袁绍信任,掌着冀州的钱粮袋子,相当于是袁绍的财政大臣。</p>

荀谌提出重赏以励军心,自然要经过掌管钱粮的袁春卿点头才行。</p>

“元图安心,吾这就去办!”</p>

袁春卿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答应。</p>

他很清楚,都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了,还捂着钱粮有什么用?</p>

袁春卿对堂中众人道一声告辞,便急匆匆退出大堂去安排重赏兵卒的钱财。</p>

袁春卿走后,荀谌继续道:“重赏虽能重振军心,但白袍军士气如虹,兵锋正盛!我方应收缩防线,避其锋芒,据要地而抗之!”</p>

逢纪点了点头,重赏虽能激励士气,但接连大败早已让兵卒丧失信心,确实要避免与士气正盛的白袍军正面作战,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缩防线,选择占据地利优势的要地,抵御白袍军兵锋。</p>

逢纪连忙问道:“友若以为,我方应如何收缩防线?”</p>

荀谌显然已有腹稿,拱手道:“现今,朱文博驻军大泽之北杨氏城,吾意其南撤至柏人城!”</p>

逢纪闻言思索,柏人城位于赵郡北端,其城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p>

在上古时期,曾是尧帝之都,战国时期亦是赵国第二大城。</p>

光武时期,刘秀更是被王郎阻于柏人城下。</p>

如今,若将朱灵麾下三万大军撤至柏人城,那么以柏人城之险,便可阻从常山南下的张辽,以及巨鹿北部南下的徐晃。</p>

想通其中关节,逢纪示意荀谌继续,毕竟这才应对两路白袍军,还有最令他忌惮的赵云。</p>

荀谌继续道:“以柏人之固,朱文博之才,凭其麾下三万大军,可阻张、徐二军。”</p>

“然当下,赵云直扑安平治所信都,吾意袁府君南撤广宗,避其锐气。”</p>

“而邺城再出兵两万,兵镇巨鹿城,与广宗一西一东,互为呼应,可阻赵云兵锋。”</p>

逢纪又陷入思索……</p>

眼下,除了青州袁谭手上的五万大军,他们还有九万多兵力,朱灵那里有三万,袁叙手上有一万五,逢纪自己的手上共五万。</p>

其中,有一万兵力留在滏口陉内防御高顺出壶关反扑,剩下的四万大军此时都在邺城。</p>

若按照荀谌的提议,出兵两万兵镇巨鹿城,确实可以与广宗互为呼应,甚至还可以与西边柏人城呼应。</p>

而邺城剩下的两万大军,也可以居后策应柏人、巨鹿、广宗三地。</p>

逢纪承认以这样布防,应该可以挡一阵子赵云。</p>

但若是这样做,那就相当于放弃了常山郡、巨鹿郡中北部,以及安平郡和安平郡以南的清河郡。</p>

最终,偌大的冀州,他们仅剩赵郡、魏郡和巨鹿郡南部数县。</p>

逢纪不禁暗道:若是主公哪天回来,得知冀州仅剩南端这弹丸之地….?</p>

想到这里,逢纪不着痕迹地瞥了荀谌一眼,暗道:也罢!当务之急必须止住赵云的兵锋,保全邺城。</p>

不然,若是朱灵、袁叙被赵云各个击破,那可就全完了,至于放弃的近四郡之地,是荀友若的主意!</p>

逢纪当即对堂中一众文武道:“友若这番部署,诸君可有不同见解?”</p>

堂中文武保持缄默,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因为他们清楚这样部署很大程度能挡住赵云,但主动放弃了太多土地,很有可能被秋后算账。</p>

所以,保持缄默是最好的。</p>

见众人都不吭声,逢纪心里门儿清,大声道:“既然诸君都没有意见,那么就按友若的高策,抵御赵云!”</p>

(/15869/15869686/1010052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