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馒头很好吃(2 / 2)

“回丞相,蛮王说这叫蒸馒头,丞相要不要试一下?”那军士见是诸葛亮发问,忙将馒头递了过去。</p>

在军士的邀请下,诸葛亮接过了一个蒸馒头。这馒头外观洁白,触感柔软,他细细观察,只觉得这简单的食品似乎隐藏着不简单的秘密。</p>

诸葛亮将馒头一分为二,蒸汽腾腾,一股小麦的香味扑鼻而来。他饶有兴致地放入口中,只觉馒头质地细腻,软而不糯,香而不腻。</p>

嚼了几口后,诸葛亮不禁点头称赞:“此馒头甚是美味,口感与往日所食大不相同,蛮王,此乃何物?”</p>

孟获早就到了此处,听到召唤,从后面走了出来,笑着解释道:“丞相,这是孤新试验的一种吃法,用发酵的面团蒸制而成,名为‘馒头’。这种馒头不仅保存时间更长,而且更易携带,非常适合我们长途行军和作战。”</p>

孟获自然不会说因为诸葛亮没有打入南中,所以没有在回程的路上遇到泸水泛滥,所以没有整出馒头来祭河神,孟获自然不想做这个将馒头整消失的千古罪人,只能自己再把馒头“发明”一下了。</p>

“此物为面粉所作,何故称为馒头?”诸葛亮看着眼前拳头大小的食物,看着也没有头那么大,怎么就是馒头呢?</p>

“此物倒是有个故事,哎!我南中本是蛮夷之地,原有用人头祭祀的陋习,孤见着可怜,于是便用这面粉做些假头来祭祀,于是便起名为馒头,没成想这馒头味道还不错,如今见军中将士连连大战,不能按时吃饭,且吃饭难以及时消化,于是便将这做馒头的方法拿了出来。”孟获扯起谎来眼睛都不眨一下。</p>

诸葛亮听后,对孟获的巧思大为赞赏:“蛮王倒是仁慈之人,这馒头我观之大有用处。我军行军打仗,粮草至关重要,这馒头既方便携带又易于保存,实乃兵贵神速之利器。”</p>

孟获得到诸葛亮的肯定,更加兴奋地道:“丞相,我还有其他的创意,比如我们可以制作多种口味的馒头,既能丰富士兵的口味,又能根据不同的天气和环境调整食物的搭配。”</p>

诸葛亮点头表示支持:“很好,你就负责此事,尽可能让我们的军士在艰苦的行军中也能吃到美味而营养的食物。”</p>

他又转向军中的厨师,命令他们跟随孟获学习制作馒头的技术,并大规模生产,确保每个士兵都能享受到这一新的美食。</p>

随着诸葛亮的命令,孟获的“馒头”很快在整个蜀军推广开来。士兵们对这种新颖的食品爱不释手,甚至在战斗间隙也会谈论馒头的味道。这不仅提升了士兵的士气,也极大地提高了后勤供应的效率。</p>

数日后,诸葛亮再次召集将领,讨论接下来的战术。会议中,他不时提到孟获的馒头,称其为战争中的小创新带来意想不到的大好处。他鼓励在座的将领们也能够像孟获一样,不仅在战场上勇猛,还在细节上进行创新和改善,持续提升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p>

在这次会议之后,诸葛亮决定利用当前的优势,再次对长安城发起攻击。这一次,由于士兵的士气和体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恢复,他们的战斗意志也更加坚强。</p>

夜幕降临,诸葛亮站在帐外,远眺星空,心中暗自思量:有时候,改变战局的不仅仅是宏大的战略和精巧的战术,还可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节。正如这小小的馒头,不仅滋养了士兵的身体,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胜利的渴望。</p>

在郭淮坚守长安城的日子里,蜀军的进攻并未取得显着的进展。长安城的防御坚固,郭淮的军事才能使蜀军难以找到突破口。与此同时,魏军的援军也在陆续接近,形势对蜀汉渐趋不利。</p>

就在此时,马超带领部队赶到了长安城附近。</p>

“报!大王,马超将军来了。”侍卫进来通报。</p>

“快!有请!”孟获大喜过望,马超回来,他手里的牌便丰富多了。</p>

听闻马超归来的消息,孟获大喜过望,急忙命人准备了丰盛的宴席,亲自出帐迎接。</p>

马超的身影渐渐接近,其身后跟随着数百名精壮士兵,尘土飞扬中显出几分劳顿,但更多的是战场下的英姿。</p>

“马超,我的好兄弟,你终于回来了!”孟获大声喊着,快步上前,拉着马超的手,上上下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欣喜与关切。</p>

“大王,久违了。”马超微笑,他的脸上带着凉州的风沙和胜利的自信,“此次出征,终于不负丞相所托,将凉州纳入我蜀汉版图。”</p>

“哈,我就知道你行!”孟获大笑着拍拍马超的肩膀,“来,今晚我们好好庆祝一番,明天再详谈你的战况。”</p>

晚宴上,营火燃起,士兵们围坐在火堆周围,欢声笑语中,孟获更是兴奋异常,他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向全体将士提议:“为马超将军攻下凉州的辉煌战绩,干杯!”</p>

“干杯!干杯!干杯!”声声呼应,在夜空中回荡,士气高昂。</p>

饮毕,孟获拉过一旁的座位,招呼马超坐下,然后转向众人,开始他的激情演讲:“看看我们的马超,他不仅仅是一位勇猛的战士,更是智勇双全的战略家!在凉州,他不但一举拿下了关键城池,还整编了地方势力,稳固了我蜀汉的边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