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崇祯四年(1 / 2)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是半年多过去,来到了崇祯四年的七月份。</p>

在这段时间内,王毅治下接引而来的饥民,迎来了分到田地的第一次收获。</p>

王毅对此次的收获非常关心,亲自参与到了粮食的收割当中,让得在田地中收割的百姓倍受鼓舞。</p>

如今王毅治下人口,已经达到三十万有余,粮食必须要有所保证,不然的话,那他可就要改变各种计划了。</p>

进行夏收的田地,总共有九十余万亩,主要种植的是小麦、小米这两种农作物。</p>

由于去年干旱导致减产,所以王毅在去年秋播之后,便下令大幅增加沟渠和灌井,以降低田地的灌溉难度。</p>

所以,今年的田地受到干旱的影响并不大。</p>

经过李善的统计,夏收的报表终于是放到了王毅的面前,亩产接近两石半,在这个年景,也算是大丰收了。</p>

而进入仓库的粮食,也达到了六十八万石,在粮食了上,极大的缓解了王毅的压力。</p>

之前,花一百五十万两银钱买来的近八十万石粮食,已经消耗了六十万石。</p>

在这次收获之前,仓库中的粮食,只剩三十多万石,加上这次的收获,粮仓中的粮食储存来到了一百多万石。</p>

这些粮食,如果只是养活的人的话,能够让五十万百姓活一年。</p>

不过,王毅对粮食储备的要求,至少是能让治下百姓在无收获的情况下,足够吃上三年。</p>

如此,他的治理才能抗住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p>

百姓手中留下了田地收成的七成粮食,都是无比的开心,尤其是那些去年接引过来的饥民,此时更是对王毅感恩戴德。</p>

甚至,有人在家中偷偷的给王毅立了生祠,且人数逐渐增多,这还是王毅宣导无神论的情况下。不然的话,只怕家家户户都会有王毅的生祠。</p>

除了田地,种菜的园地中,也是生机盎然,尤其是种植了红薯和土豆等农作物的田地,那是被照顾的十分精心。</p>

这些新农作物,种植在还没有被分出去的园地中,全部归军民府所有,因为以后要全面推广,就还需要农学格物所进行育种选种。</p>

根据之前赵兵带回来的消息,福建等地种植的土豆和红薯的产量,最多达到亩产一千五百斤。</p>

玉米的亩产,也只有四百来斤的样子,花生的亩产更低,只有百来斤。</p>

所以,这些新农作物在没有进行育种、选种、及改进种植方法之前,是完全达不到王毅之前所说的产量。</p>

当然了,如果再有后世的各种化肥,或许产量会大幅的增加,但现在可没有那个条件,必须在其他方面下功夫。</p>

而这就要考验宋应星和农学格物所的那些人了,看看能不能再不同的种植方式中总结出更多的经验。</p>

先前宋应星等人在暖棚中总结的种植经验,已经运用在了这些农作物的种植上,产量或许会高于福建等地。</p>

在八月中旬,王毅收到了暗网从辽东传回的消息,后金发动了大凌河之战。</p>

皇太极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