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内,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和大臣们聚集在大殿朝堂上,面色沉重地讨论着当前的局势。那晚东城门上的防卫军都看到了凤涅起义军击溃二十万围城的军队,并击杀了九皇子。虽然凤涅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但九皇子的叛军势力依然猖獗,加上西城门和南城门的六皇子的三十万叛军仍然威胁着帝都的安全。</p>
兵部尚书起身,恭敬地向皇太后呈报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提高士气。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拉拢起义军,让凤涅为朝廷所用,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凤涅进行封赏,以表彰他的英勇事迹,激励更多的士兵为国家效力。</p>
皇太后微微蹙眉,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兵部尚书的建议固然不错,但封赏凤涅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和嫉妒。她必须权衡利弊,做出最合适的决定。</p>
这时,一位大臣发言道:“太后陛下,封赏凤涅是必要的,但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果封赏过于丰厚,可能会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甚至会导致军队内部的分裂。”</p>
皇太后点了点头,她明白这位大臣的担忧不无道理。她看向兵部尚书,问道:“那么,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p>
兵部尚书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太后陛下,我们可以对凤涅进行一些象征性的封赏,比如封个将军,再赐予他一些珍贵的珠宝或者封地。这样既能表达朝廷认可他的军功和赞赏他的英勇事迹,又不会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p>
皇太后听了,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她说道:“好吧,就按照你的建议去办。另外,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帝都的防御,防止叛军破城!”</p>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知道,现在是危急时刻,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来保护朝廷和帝都的安全。</p>
帝都东城外,义军军营内有号令兵来报,帝都有使者求见。凤涅坐在在正中,众将分列两边。凤涅询问道:“使者来到,必定是给个封赏,让我们听朝廷号令,众爱将以为如何?”</p>
众将刚刚从叛军归降义军,不知首领凤涅的看法,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这时,只有随凤涅起义的几位才敢说话,一位叫公良桀的统领说道:“末将以为,可以接受朝廷封赏。有了朝廷的认可,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收拢其他叛军逃兵。”</p>
众将一听心中都窃喜,一致表示,应该接受朝廷的表彰。随后让号令兵引使者来见。这时,凤涅从缴获的战利品中拿出一具银铁虎牙面具戴在脸上。</p>
朝廷使者来到营帐内,见正中一人脸戴银虎面具,身材魁梧,心生胆怯。使者来之前就担惊受怕,也不知这义军是否会归顺朝廷,若是跟叛军一样,不听朝廷号令,势必会将他砍头,如今见此情景,双脚发软,双手颤抖。</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