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四更:0359章!4/4!</p>
……</p>
原以为夏侯惇的【魏氏勋佐】事件质量已经奇高无比,现在的【神威天将军】事件更让姜尘爱不释手!</p>
收敛心情,姜尘看向臧霸和于禁道:“两位将军,可还记得昌豨、陈兰否?”</p>
说起这个,二人相继叹了一口气。</p>
他们自是清楚接下来他们要做什么。</p>
“昌哥他……是个厚道人啊。”</p>
姜尘一怔,这倒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了。</p>
因为如果你站在曹魏的视角,昌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贼,反复无常的小人,可没想到在臧霸、于禁眼里,昌豨却是一个厚道人!</p>
这个人,早年间就落草为寇,之后和臧霸、孙观他们聚众泰山,恰如后世的梁山好汉,割据一方。</p>
之后曹操入主兖州,昌豨归顺,但在陈宫等人迎吕布入兖州后叛变,跟了吕布。</p>
在曹操成功剿灭吕布之后,昌豨再度归降,被封为东海郡太守。</p>
可之后曹操征讨徐州刘备时,昌豨再度举兵响应,直至刘备战败,再度归降。</p>
官渡袁绍战败后,昌豨再叛,曹操遣张辽、夏侯渊征讨,包围昌豨于东海郡,粮尽不克,但张辽察觉昌豨有投降之念,孤身上三公山,拜见了昌豨的妻儿,昌豨被他感动,遂归降曹操,回到故地。</p>
待到曹操平定冀州,昌豨再度叛乱,曹操派夏侯渊和于禁征讨,于禁和昌豨是旧相识,昌豨再度向于禁请降,于禁同意,但等到昌豨投降之后,于禁以“围攻后降者不赦免”为由,挥泪斩昌豨。</p>
这便是《后出师表》中“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的典故。</p>
如果说演义中的吕布是反复无常的小人,那昌豨五降四叛,根本没的洗啊。</p>
可问题来了,曹操有那么大度吗,对待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能如此纵容?</p>
而现在臧霸和于禁的态度,更像是在说明着什么。</p>
两人,一个和昌豨一同聚义,虎啸一方,一个和昌豨为故交,所以了解到的东西很多。</p>
通过讲述,姜尘知道了昌豨为何接二连三反叛曹操的原因。</p>
原因很简单,除了第一次和陈宫他们一样,是因为曹操杀了名士边让人觉得曹操非明主之外,之后三叛的根本原因,就是曹操下令屠徐州!</p>
不,准确来说,不单单是徐州,还有彭城、雍丘、冀州等生灵涂炭的地方。</p>
“昌豨和我不一样,我为明哲保身,守护好自己的家人,尽管曹公下令屠戮了徐州,但为保一方,我还是选择了在他麾下从事。”</p>
“昌豨个人而言,内心经过数次的挣扎,而他的一次次地选择相信了曹公,但曹公,让他一次次地失望了。”</p>
第一次是因为曹操杀兖州豪强代表的名士边让,不得人心。</p>
第二次是曹操报复仇屠徐州、打败吕布后屠彭城、打败张超后屠雍丘!</p>
第三次是屠冀州、第四次是……</p>
从臧霸、于禁的说法中,曹操原本用以稳定青徐的第一人选不是臧霸,而是昌豨,然而他答应昌豨的是今后善待治下百姓,可曹操每攻略一地,凡有围而不降者,尽屠之!</p>
“文则,你是在助纣为虐啊!”姜尘叹息道。</p>
最后一次于禁诱降昌豨,挥泪斩好友,事后曹操感慨:“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p>
看似惋惜昌豨之死,但事实就是于禁是奉了曹操的将令,不打算再留下昌豨这个刺头了!</p>
而当时,曹操几乎已经全据河北,正图谋乌桓,靠着藩属稳定局势的青徐之地,他也能腾出手来料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