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抱着观望的态度。</p>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就要开始试做粉条了。</p>
杨绣枝带着人试做粉条这天,村里的大食堂里是挤满了人。</p>
有的人纯牌是想来看笑话的,当然绝大多数人纯粹是为了看个热闹。</p>
做粉条的第一道工序“打糊”是由杨绣枝亲自动手教大家怎么做。</p>
把湿淀粉用冷水在盆子里化开,把烧开沸腾的开水往盆子里边倒边不停的搅拌,直到搅拌成粘稠状的青色透明的芡糊。</p>
接着手把手教二大娘和其他人“和糊”。</p>
把打好的芡糊分成好几份,跟提前准备好的干淀粉像和面那样和匀。</p>
接着一起放在一个大盆里继续用力揉按面团,直到盆里的面团鼓起大气泡,抓起来面不断,面团就算是和好了!</p>
剩下就剩“漏粉”了。还是杨绣枝手把手的教,让二大娘她们一个个上手试。</p>
手头上的活计真的是难不倒聪明勤劳的农村妇女同志们。</p>
当大伙儿看到成型的粉条晾在绳子上,都忍不住挤上前亲自动手确认。</p>
这回大家才真的相信村里可以自己做出粉条。</p>
于是村里又一次在晒谷场上开大会,杨绣枝看到二大爷紧缩的眉头也舒展开了,腰也挺直了,人也精神了很多。</p>
他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p>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下,二大爷意气风发的开口宣布了上级同意在杨家庄开粉条作坊的这一好消息。</p>
既然是要开粉条作坊,自然是要找人了,这个时候有工分挣,大伙儿的积极性自然是空前的高涨,纷纷嚷嚷着要参加。</p>
修淀粉池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要不然到哪里去找那么大的盆子去。</p>
关于招做粉条的人了,那几个干部家的嫂子们和二大娘几个技术骨干自然是少不了的!</p>
不过,杨绣枝和两个弟弟都没有报名参加。</p>
报名的第二天,一家人刚刚才吃过早午饭,忙完秋收,现在村里各家从一日三餐变成了一日两餐。</p>
头发已经花白的二大爷就背着手亲自来了一趟杨老汉家。</p>
三年自然灾害为了不让村里有人饿死,也让二大爷是愁白了头,眼见这几年老了不少,其实他比杨老汉只大一岁多,可看上去要比杨老汉老上好几岁。</p>
头发也花白了,背也有些微微驼。</p>
刚刚吃完早午饭的一家人看到二大爷都是十分的诧异,因为两家虽然是亲戚,又住在一个村,但是由于两家离得比较远,二大爷很少来他们家。</p>
因为如果有什么事情直接就在大队里跟杨老汉说了。</p>
杨老汉和杨老太热情的迎上前喊了一声:“二哥,吃了没?”</p>
作为村长的二大爷摆摆手说道:“你们都别忙活,才刚放下碗,我就过来了!我有点事儿找绣枝。”</p>
老夫妻俩热情的把村长迎进门坐下,正在院子里翻晒干货的杨绣枝姐弟几个也喊了一声:“二大爷”。</p>
看着二大爷苍老的样子,杨绣枝不由自主的感慨万千,她觉得她家二大爷是个真正一心为民着想的好干部。</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