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这是自宣德之后,大明最大的朝贡使团到来。
但是知道这些使团来干嘛之后,叶向高真宁愿他们都没有来。
去年来了一遭,让大明赔了不少钱回礼不说,还得四处给人赔礼道歉。
到今年这个队伍又扩大了几倍,他这个内阁辅臣实在不知道怎么去办了。
占城和安南可以不用在乎,无论是阮氏还是所谓的占城,都在遥远的南洋,就选想捣乱也够不到大明。
那李朝和倭国也就那样,随便找个理由打发走就是了,不愿意离开就在京城多住一段时间,反正吃饭也是自己掏腰包。
但是蒙古就有点难办了,这些年大明虽然还算安稳,但天灾不断,不是今年这里发了大水冲破了河堤,就是那里发生了旱灾颗粒无收,九边是稳如泰山,但若是动兵必定会加重国内的负担,这是他不想要见到的。
大明立国两百余年,从洪武年间立下的规矩,士绅勋贵不需要纳税,造成土地大量被兼并和侵占。
到现在已经覆水难收,整个大明的税收每年不过几百万两白银,这点钱够干嘛的?打一场仗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好不容易说服皇上,给那关外郑毅赐了个爵位和官职,让辽东那里不需要再遭受建州诸部的骚扰,这一年他正在谋划着裁撤辽东一些军饷,甚至将那些辽东的军户转为民户去让他们种地。
谁知道那个不省心的郑毅,怎么就这么不给他争脸,拉着自己那点人马四处找事情。
去折腾李朝也就算了,反正他也不太喜欢李朝,让郑毅收拾一顿也没啥了不得的,回头下旨申斥两句就是了。
但这家伙竟然还跑倭国去折腾了,虾夷岛在哪他不太清楚,但想必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喜欢占就随他的心意好了。
好死不死的为啥要干涉人家倭国内部事务,还扶持了一个倭王出来,让人家一个倭国出现了两个国王,到现在战争打了一年多,人都死了二三十万,造孽吗这不是?
你说你折腾倭国和李朝也就完了,咱也不去管你,还能帮你遮掩一下。
为啥非要去折腾那些蒙古人?难道真觉得蒙古人已经衰落了不成?
再衰落蒙古诸部也有数百万人口,随时可以拉出几十万大军来!
人家口口声声的要个说法,若是给不出明确的说法,就集结诸部提大军来攻打大明。
他这个内阁辅臣没钱没粮的,拿什么给将士们发军饷?拿什么去抵御几十万的蒙古军队?
叶向高越想越生气,早知道当初就不将这个郑毅扶持起来了,他也不想想人家是他扶持起来的吗?
将这些使团安抚好,叶向高直接到宫里求见万历皇帝,别人见不到,不见得他这个辅臣见不到。
很快就进入了宫里,朱翊钧一身的肥肉,头发花白,脸上老态尽显,毕竟也是上了岁数了。
作为大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如今执掌大明已经四十年了,超越了大多数的皇帝。
经历了前期的励精图治,让大明中兴是他最骄傲的事情,可惜那时候年少不知太岳好。
等到张居正死了之后,才知道治理个偌大的国家是多么的困难,连应付朝堂站的那些所谓的重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朝堂之上乱成一团,你争我斗的不亦乐乎,但凡他要是说一句什么,这些人立马会站到统一战线将矛头对准他。
都说皇帝坐拥四海,但他却觉得自己就像笼子里面的小鸟,怎么飞在这深宫大院也飞不高。
只能将自己关在后宫里面,任凭那些所谓的朝臣去斗,反正没人敢将他这个皇帝推下去。
这些年身体愈发的不行了,他也在琢磨谁能当接班人,他个人是偏向于福王朱常洵的。
但这个傻儿子只知道疯玩瞎胡闹,欺负老百姓和收敛钱财有一套,对于怎么拉拢人心完全是个白痴。
到现在整个朝堂支持他的人根本没几个,反而都去支持朱常洛那个傻子,他也是徒呼奈何。
他真的想早些卸任了,陪着喜欢的郑妃等逍遥山林、了此残生,但又不敢放弃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