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北平的准备(2 / 2)

底层人民的生活苦中作乐,也造就了以后的爽快和幽默,没事侃大山,水磨石成。</p>

拎着篮子卖鸡蛋的老太太们蹲在地上,等着主顾上前。</p>

“鸡蛋怎么卖“</p>

“70文一个“</p>

“鸡呢?“</p>

“一块二“</p>

“一只“</p>

“是的“</p>

“一块现大洋多少个鸡蛋“</p>

“我合计一下“</p>

现在一块大洋等于多少铜元,又合多少文,换算复杂。</p>

赵欣雨欲言又止,显然她是知道的,一块大洋是大钱了,老百姓流通的一般都是铜元,壹角贰角的小洋也不是很多,大洋的购买力此时还算是可以的。</p>

付出了三块大洋,把几个老太太积攒的300个鸡蛋一扫而空,柳条提篮也一并买了。</p>

“你买这么多鸡蛋干嘛?“</p>

“留着吃,身体才是本钱。“</p>

“你等我一下,我去下那边的偏僻地方“</p>

廊房四条,两个人来到了这里,步瀛斋鞋铺,男男女女的买了十来双千层底,单的还有棉的,布袜也一并多买了一些,有备无患,男鞋是小圆口儿布面的,女鞋是缎面的,量天尺最重要的配套就是鞋。</p>

“当家的,够了”</p>

“没事,多备几双”</p>

“高跟鞋配旗袍可好看了,等暖和了,买几件旗袍“</p>

张爱国不由分说,选了两双高跟皮鞋。</p>

“多少钱”</p>

“我给您拢拢,您等会”</p>

算盘啪啪一响。</p>

“好嘞,布底的布鞋两块一双,橡胶的两块三,牛皮的两块二,高跟皮鞋六块一双,男皮鞋四块一双,合计48块大洋”</p>

“这鞋也来两双”</p>

张爱国指着方口的布鞋。</p>

“这鞋,是下大力的人穿的,长脸儿能盖住脚面的洒鞋”</p>

伙计看了一眼张爱国,不像穿这种鞋的人啊。</p>

张爱国没有说话。</p>

“得,您要,我也包起来,这鞋便宜,做工糙点,三毛五。“</p>

付了账拎着一大串离开了鞋铺,不是血汗钱花的就是快,张爱国深深的体会到了。</p>

民众被人为的分成三六九等,服装鞋帽是等级划分的显眼标签。</p>

上辈子自己的老娘就是用旧布打袼褙儿、纳鞋底,给自己做布鞋,费手费眼费工夫,莫名的有点心酸。</p>

“吃完饭,你回饭店,等会买些饽饽,蜜饯,买两本书,我出去办点事,可能要几天才回来,我再给你留些大洋“</p>

“你去哪里?“</p>

“我走走这城里,看下有没有门路,要想法挣点钱。“</p>

“我等着你“</p>

“最好少出去,待在饭店里安全。“</p>

“听你的。“</p>

张爱国觉得来了一趟,怎么着也要去东交民巷走走,看下六国饭店,观察一下正义路4号的鬼子横滨正金银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