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7章 大都城下(1 / 2)

经过三天的行军,赵昺随军行至渤海城,这时围歼高灭里和阔阔出部的战斗已经结束。仓促回撤的敌军在遭到伏击后,在山谷中被截成数段,又遭受宋军居高临下的打击,已然前后不得呼应,陷入各自为战的状态中。

虽有元军组织起来进行反击,试图突围,但受地形限制难以展开,反遭宋军炮火打击损失惨重,在主官伤亡后便纷纷溃散。而更多的元军受到打击后,就已经溃不成军,四散奔逃之中,有的人被人马踩踏而死,有的跌入山谷中摔死,坠入溪流中淹死。

在宋军展开进攻的时候,被困在山谷中的元军见突围无望,纷纷请降。除有极少部分敌军趁黑逃入山中外,敌五万大军尽被歼灭,其中被俘和投降者近三万人;敌主帅高灭里率残部负隅顽抗,死于猛烈的炮火中;宁远王阔阔出突围中中枪落马被俘,但因伤势过重,次日便一命呜呼。

在这场蒙元方面发起的打通塞外交通线的战役,前后持续二十日,其前后共动员兵力达八万人,最终以失败告终。宋军虽取得全胜,但同样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仅远征军就有六千余的伤亡,这在以火器对冷兵器的战争中也是不多见的,更是此次北伐中宋军遭受的最大一次挫折和损失。

不过对于宋军来说此战也具有重大意义,不仅皆灭了蒙元数万有生力量,削弱了其防守大都城的实力,也间接导致了居庸关的失守,让宋军扫清了大都城外围所有据点,兵至大都城下。并收复了除幽州城外山前、山后幽云十六州,可以说这是入宋以来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最大的胜利。

可对于蒙元方面却是一场灾难,其突围的最后一丝希望随着失败而丧失,居庸关的失守更是让他们失去了外围最为重要的支撑点,没有了防御纵深,迫使其不得将剩余兵力撤回大都城,做最后的顽抗。

在渤海城休整了一日后,赵昺下令分兵,来援的骑二师仍沿来时的道路经顺州回通州规建。考虑到居庸关一战也抓获大量俘虏,若是将数万未经整训的俘虏归于一处,发生营变将难以处置,同时也会给后勤造成较大的压力,于是让他们将俘虏顺路押送会后方大营。

远征军留守檀州和永平府,防备辽西方向来敌。赵昺则随十二军走昌平,过榆河关到大都城。在两日后,倪亮率御前护军在昌平接驾,第十二军则转向居庸关接替御前护军镇守北口,防止塞外的敌军自此来援大都。

而赵昺与倪亮自在河南分兵后也已经数月未见,说起来也算是两人自相识以来分别最久的一段时间。其将皇帝迎入帐中,亲自侍奉他洗漱,看到皇帝的一头短发,也只是愣了下,却也未如他人那么惊诧。

倪亮扭头问在旁的徐宏,其称皇帝只说的是为了凉快,而其担心他会责备自己侍奉不周,想要详细解释时就被摆手打断了,让他马上去找个理发给自己也将头发剪短。本准备承受都统雷霆之怒的徐宏则是如蒙大赦,暗叹还是其了解皇帝的心思。

虽然皇帝已经获知攻破居庸关,但倪亮还是详细向其汇报了整个战斗经过,此战以伤亡百人的代价杀敌万余,俘敌近两万,招降小宗王阿木干,可谓全胜。现在御前护军已经乘势攻破榆河关,前锋已抵大都城下,与田忠所领的诸部兵马会合。

现在形势也发生了改变,在居庸关失守后,蒙元朝廷已经迅速召回城外的兵马入城坚守,我军两个大营乘势追击,在城外重新下寨,并距城五里依地形掘壕筑垒防敌突围,将大都城团团围祝如今行营也自涿州移至金中都故城,等待陛下回去商议如何攻城。

略作休整后,赵昺在御前护军的护卫下前往行营驻地,而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护军自倪亮以下皆剪去长发。想想头发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他担心是倪亮强令各部军卒剪头,从而引起众军不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赵昺便私下问询,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大家皆是自愿,但称是担心陛下剪发之举触怒天地,引起朝臣们的反对,士人们的责难。因而大家愿意以此来为皇帝分担天谴,表明护军上下支持皇帝的剪发之举,震慑那些胆敢向皇帝‘寻衅’宵校

想到护军上下近乎盲从的冒天下大不韪来支持自己的‘小任性’,赵昺是深受感动,而有了这些忠诚之军的爱戴和拥护,他又何愁大事不成。待赵昺至行营,已经是五月中旬,进入了盛夏时节,但比之江南是湿热还是好受些。

行营设在金中都故城,位于大都城的东南约二十里,行驾过宛平后便是沿着大都城西外围环路前行。赵昺对大都城是久仰大名,前生今世都未曾一观,上辈子的时候大都城早已被毁,地表上的痕迹几乎无存,旧址上建起了新北京城。而这辈子则是敌国都城,经过二十年的厮杀才走到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