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1 / 2)

话说大同啊,那可是山西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李自成那帮贼寇,对这等地方怎会轻易撒手不管?他们深知,一旦失去了大同,就等于失去了整个山西的屏障,进而威胁到他们的根本。</p>

李邦华大人,身为朝廷重臣,一脸严肃地坐在案前,眉头紧锁,仿佛能拧出水来。他沉吟片刻,终于提出了一计:“咱们得让蒙古人虚张声势,假装围攻大同,这样一来,李贼就得分兵去大名府防守了。”他的声音虽不高亢,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p>

冀资深大人听了,眉头也紧锁起来,他深知此计的风险:“可李自成也知道大同的重要性,定会重兵把守,咱们这招能行吗?”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疑虑。</p>

李邦华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自信也有狡黠:“重兵虽在,但咱们的目的不是要真打大同,而是让蒙古人在李贼面前晃悠晃悠,搅乱他们的部署。这样一来,他们便会自乱阵脚,咱们就有机可乘了。”</p>

林小风在一旁眯着眼睛琢磨,他觉得这主意还真挺妙。他想象着蒙古大军在大同城外尘土飞扬、旌旗蔽日的景象,李自成的军队定会如临大敌,慌乱不堪。他不禁微微一笑,对李邦华的计策赞不绝口。</p>

眼下大明这局势,乱得跟一锅煮开的粥似的,四处烽火连天,战祸联绵。蒙古人突然要出兵帮忙,谁都没想到。更绝的是,他们还是来帮大明的!这消息要是传到李自成耳朵里,他还不得急得跳脚,部署全乱套了。</p>

李邦华接着说:“咱们就趁这乱子,再添把火,让局势更乱。这样咱们才能在混乱中找机会反败为胜。等宣府、大名府的战事稍微缓和些,朝廷再集中兵力对付满清那些建奴。就算不能彻底打败他们,也能把他们赶出关外去。”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p>

“这就是我的计策。”李邦华先看了看林小风,那眼神中既有信任也有期待。然后他扫视了一圈在座的人,等待着他们的回应。</p>

“大家觉得怎么样?”林小风问道。他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能驱散人心中的阴霾。</p>

“好啊,我觉得行!”一个武将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赞同。</p>

“我也同意。”另一个文臣微微颔首,表示支持。</p>

“陛下,臣以为李大人的计策,真是高明之极啊!”一个老臣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向皇帝行礼后说道。</p>

李邦华的计策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尤其是林小风,他觉得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他想象着蒙古大军在大同城外虚张声势的景象,李自成的军队定会如临大敌,慌乱不堪。而大明军队则可以在混乱中趁机反攻,扭转战局。</p>

定了计策,各路人马立刻忙活起来。冀资深大人带着关宁军,揣着银子和五天的干粮,快马加鞭地往南赶。虽然五天到不了大名府,但有银子就能沿途买粮。特别是现在夏粮刚收,老百姓都愿意拿粮食换钱买东西。他们一路疾驰,风尘仆仆,只为尽快赶到大名府,执行李邦华的计策。</p>

蒋太微、巴克勇等人则被派往京城附近,找机会偷袭建奴。他们身着夜行衣,脸上涂着黑泥,悄无声息地穿梭在京城附近的密林中。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时刻准备着给建奴致命一击。</p>

密云的高第大人也分了两路兵,一路守密云,一路守遵化。他深知这两地的重要性,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亲自督战,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严密的防守。</p>

祝凤翙大人的担子最重,既要守宣府,还得忙着跟素巴第谈交易。他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处理军务又要应对蒙古人的事务。他的脸色日渐憔悴,但眼神却越发坚定。</p>

夜深了,宣府的城墙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巍峨。祝凤翙刚巡视完城墙回来,半梦半醒间被亲兵叫醒:“阎大人,朝廷派使者来了。”</p>

祝凤翙猛地惊醒,连忙起身。这些日子,在多铎和素巴第的压力下,他睡觉都睡不踏实,稍微有点动静就醒。他披上衣服,急匆匆地往外走,心中暗自思量:这朝廷的使者深夜前来,定有要事相商。</p>

“人在哪儿呢?”他一边走一边问亲兵。</p>

“在府衙大堂等着呢。”亲兵回答。</p>

“快带我去看看。”祝凤翙加快了脚步。</p>

到了大堂,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站在那里。他头发蓬松,眼睛深邃,鼻子高挺,一看就不是中原人。祝凤翙心中一凛,立刻猜到了他的身份。</p>

“卑职孛儿只斤·其木格参见阎大人,这是朝廷的密信。”其木格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双手呈上。</p>

“孛儿只斤?你是蒙古人啊?”祝凤翙接过信,一边拆一边问道。</p>

“是的,卑职是察哈尔部的人。我痛恨建奴掠夺我们的资源,感激大明的恩情,所以在辽东军中效力。”其木格恭敬地回答。</p>

祝凤翙点点头,明白了。原来派他送信,是因为只有懂蒙古语的人才能夜里悄悄进城送信。他拆开信一看,眉头又皱了起来。这差事难啊!得派谁去跟蒙古人谈判呢?</p>

锦衣卫百户张峰已经落在素巴第手里了,其他武将虽然多,但文臣少,能言善辩又不怕死的更是凤毛麟角。他沉吟片刻,突然想起了阳和卫的经历毛维张。</p>

毛维张是个文弱书生,但口才极佳,且对大明忠心耿耿。祝凤翙觉得他是最佳人选。于是他立刻下令:“快把阳和卫的经理毛维张先生叫来。”</p>

明朝各衙门都设有经历这个职位,负责文书的收发和转发等事务。阳和卫在山西阳高县一带,土木堡之变前的大战就是在这里打的。这里地处宣府和大同之间,是个双方都没驻兵的空城,用来作为缓冲地带。</p>

毛维张得到消息后很快赶到府衙大堂。他穿着官袍,脸颊深陷,身体瘦得像根竹竿似的,看上去还有点病怏怏的。但祝凤翙知道,这人心思缜密,口才极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p>

“阎大人,您找我有什么事吗?”毛维张行礼问道。</p>

祝凤翙打量了一下毛维张,然后详细地把朝廷的计划告诉了他。他神情严肃地说:“此计若成,可解我大明燃眉之急。但其中凶险异常,你可愿意前往?”</p>

毛维张深深地行了个礼说:“卑职愿意独自前往与素巴第谈判此事。为国效力,万死不辞!”</p>

“毛先生不怕吗?”祝凤翙有些动容地问道。</p>

“我视死如归,有什么好怕的?”毛维张坚定地回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和勇气,仿佛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p>

祝凤翙大喜过望,把临时写好的纸条交给毛维张:“那就有劳毛先生了。这是朝廷与素巴第交易的条件。你务必小心应对,务必确保交易成功。”</p>

“此行凶险异常,毛先生务必小心。买卖不成仁义在嘛,不管成不成,都别激怒蒙古人,免得他们杀人泄愤。”祝凤翙又嘱咐道。</p>

“卑职遵命!”毛维张神色平静地行了个礼,转身离去。他的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坚定和孤独。</p>

到了城墙上,毛维张从士兵手里接过火把,乘着吊篮缓缓下城。他的心情异常沉重,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知道,这一去可能九死一生,但他为了大明的未来,愿意付出一切。</p>

吊篮落地后,他回头望了望城头。那高耸的城墙和守卫的士兵仿佛在为他送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举着火把走过吊桥。那火光在黑暗中摇曳生姿,仿佛是他坚定的信念在燃烧。</p>

他毅然决然地踏入了黑暗之中。那黑暗仿佛是一只巨兽的口腹,等待着将他吞噬。但他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他肩负着大明的未来和希望。</p>

“站住!再往前一步就放箭了!”蒙古军营外,数十名骑兵朝着火把大声喝道。他们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p>

毛维张冷笑一声,用不太流利的蒙古语喊道:“你们这些胆小鬼果然怕了!我是独自前来的使者!快去通报素巴第让他出来迎接我!”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亢,但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勇气。</p>

外围警戒的蒙古骑兵都被他这气势给镇住了。他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量:这家伙也太狂了吧!竟然敢如此挑衅他们的札萨克图汗!但他们也知道,这个人可能是大明的使者,所以他们也不敢轻易放箭。</p>

“你这是不讲道理啊!”毛维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他缓缓回应道,“我此番前来,本是打算把你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没想到接受帮助的人非但不领情,反而还想让我低头求饶?真是可笑至极!”</p>

领头的蒙古将领一脸茫然,宛如迷失在茫茫草原上的孤狼,搞不清毛维张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但听他的语气,显然这事不小,关乎到部落的生死存亡。</p>

“把他绑了,带去见大汗!”将领一声令下,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p>

毛维张眉头一横,眼神冰冷如冬日里的寒风,令人不寒而栗:“我是大明派来的使臣,代表着朝廷的尊严。你们要绑就绑吧,但除非你们带着我的尸体去见素巴第大汗,否则别想让我屈服。我毛维张,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p>

“你……”蒙古将领举起刀,犹豫再三还是没敢落下。他心里明白,毛维张此行必有重要目的,若是随意杀了他,恐怕会损害喀尔喀各部落的利益,自己也就成了部落的罪人,被后人唾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