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和殿。</p>
就在陆凌川正在等候着朱元璋的答复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躬身一礼后,恭敬道:“启禀陛下,太孙殿下在外求见。”</p>
朱元璋回过神来,抬手示意接见。</p>
很快,如沐春风的朱允炆便快步走进了大殿,隔着老远就冲着陆凌川竖起了一根大拇指。</p>
“你怎么来了?有事?”</p>
朱元璋一边思索着,一边抬头问了一句。</p>
朱允炆笑道:“听说陛下召见了永昌侯,孙儿就赶紧过来看看,云鼎阁的事孙儿也听说了,还没来得及祝贺他。”</p>
陆凌川冲着朱允炆行了一礼,轻声道:“只是一场普通的辩难而已,谈不上什么祝贺不祝贺。”</p>
朱允炆摇着头,认真道:“肯定得祝贺啊!你赢得可是闻名天下的儒道大家栾月升!天下有几个人能有资格跟他辩难!而且还输给了你!”</p>
“用不了多久,这个消息就会传遍天下!到时候你会成为天下所有读书人都崇拜的对象!”</p>
陆凌川苦笑了一下,缓缓道:“太孙殿下言重了,哪有那么夸张。”</p>
其实他都对此有些烦躁了,自从他赢了栾月升之后,几乎碰到的每一个人都会提及此事,耳朵都听出茧子了。</p>
朱允炆凑到近前,低声道:“一会儿跟我去东宫,本宫得好好跟你喝几杯庆祝庆祝。”</p>
陆凌川面露难色,犹豫道:“微臣还有公务在身,恐怕只能下次了。”</p>
“好了!”</p>
正在这时,朱元璋敲了敲桌案,打断了二人的交谈,不满的白了一眼喜笑颜开的朱允炆,沉声道:“朕在跟永昌侯谈正事,你别打岔!”</p>
“陆卿,你方才说要建学校,可曾想好名字?”</p>
听闻此言,陆凌川心中一动,心想朱元璋这是答应了?</p>
于是,陆凌川立刻脱口而出:“就叫明华太学!”</p>
朱元璋点了点头,缓缓道:“名字不错,那你打算让何人执教?”</p>
陆凌川立刻道:“可以从翰林院选拔优秀之人作为导师,微臣会协助他们制定课程以及教材,如果陛下应允,微臣可以立刻派人进行选址建造。”</p>
朱元璋追问道:“你不执教?”</p>
陆凌川看了一眼朱元璋,迟疑道:“如果陛下希望微臣执教,微臣愿意略尽绵薄之力,但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时常公务缠身,微臣只能偶尔去上上课,但总体的执教方向微臣会全程关注。”</p>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道:“多久能够建成?”</p>
陆凌川思索了一下,大声道:“最多三个月!”</p>
朱元璋摇了摇头,沉思道:“三个月太久了,这样吧,你不用选址了,城中有一处北元亲王的府邸还空着,就在那里吧!”</p>
“你亲自去看看,如果合适的话,朕会让吏部和翰林院尽快发放招收文书到各州府,尽快筹备开学吧。”</p>
其实原本他还在犹豫,直到听到孙儿提到陆凌川辩赢栾月升的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天下,到时候陆凌川会成为天下所有读书人都崇拜的对象时,他就作出了决定。</p>
而且他想趁着这股势头让陆凌川将明华太学建起来,这样能激励更多学子赶来京都入学,大明文坛积弱已久,是时候该重振旗鼓了!</p>
陆凌川一听,立刻躬身一礼,大声道:“微臣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让陛下失望!”</p>
“陛下,微臣听闻诸王之子每年都会定期到京都求学,太学成立之后,是否让诸王之子今后也到太学深造?”</p>
“少年强则国强,他们可是大明未来的希望!”</p>
朱元璋思索了一下,点头道:“也好,太学正式成立之时,朕便会下旨召诸王之子进京入学。”</p>
陆凌川答应了一声,躬身一礼,立刻拜别了朱元璋,跟着庞旬径直转身离开。</p>
看着陆凌川火急火燎的背影,朱允炆的脸上不由得闪过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失落,觉得自己又错过了一次与陆凌川拉近关系的机会。</p>
虽然他明知皇爷爷是在为自己栽培人才,但看着陆凌川的崛起速度如此之快,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忧陆凌川被别的派系拉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