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若地回答道:</p>
“我对您的疑惑,已有预见。”</p>
“爷爷以前的确曾长期抗衡秦国,并死于其诽谤,可以说我对秦国有些厌憎。”</p>
“用兵如诡,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p>
“但是战争事关重大,生死攸关国家存亡;爷爷实际上早有预知,并加以防备,但由于 ** 的不信任,最后相信了奸计并杀害了爷爷;如果说秦国的计谋多么狡猾,不如说 ** 无道昏暗,若他当时相信爷爷的话,纵然秦国再多手段也无法伤害他。”</p>
“这些都是后话。”</p>
“虽然心中对秦有不满,但还远未到仇视的程度。”</p>
“投身秦朝也是基于时局的现实!”</p>
“另外一点。”</p>
“您可能觉得为何我会早早投靠?”</p>
“事实并非如此。起初我并未有意从政或为秦效力;只是因为郭长吏一再劝告才迈出家门,那时纯粹为了应对而已,并不是</p>
“长公子得到了六地一系出身官员的支持,十公子则受到关中士族的欢迎,实际上,两者势均力敌,在某种程度上,长公子还有些优势。”</p>
“但这种优势十分有限!”</p>
“权衡之下,一时难决胜负。”</p>
“但在南海一事之后,结果已经显而易见,十公子显然已经胜出!”</p>
秦长青微笑着问道:</p>
“何以这么说?”</p>
“我怎么没看出来呢?”</p>
李左车道:</p>
“公子何须故弄玄虚?”</p>
“在过去十几年里,长公子在大秦确实颇具影响力,但他并不是公子的对手。当初离开咸阳是他的最大失误。”</p>
“长公子放弃了主动权。”</p>
“这让他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朝局而无可作为。”</p>
“而您却稳扎稳打,先是通过尚书司凝聚力量,接着又通过取悦始皇,获得了介入军事事务的机会,如今力量越来越雄厚,只需等到最后展现您的抱负,彻底把长公子压制下去。”</p>
秦长青微眯双眼,手指轻敲桌沿。</p>
淡淡说道:</p>
“你觉得我有这么强吗?”</p>
“虽然兄长远在北地,但他的影响力远胜我等,尤其是他与蒙氏交好,并出任北地监军,这样的威望和声名远胜过我。你的估计可能太高了。”</p>
李左车不动声色。</p>
沉声道:</p>
“公子何需自说自话?”</p>
“长公子虽身监军之职,但实际上军队事务由蒙恬全权负责,长公子并无实际控制。而您则通过任命军司马职务牢牢把握军权,此举意义深远。”</p>
“您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队,正是因此我才决定前来效忠。”</p>
一旁。</p>
郭旦脸色有些难看。</p>
低头不敢直视秦长青。</p>
因为李左车提到的情报,全是他透露出去的。</p>
秦长青不发一言。</p>
冷冷瞥了郭旦一眼,又看了看李左车,说道:</p>
“似乎有些道理。”</p>
“但还差 ** 候!”</p>
李左车深深看着秦长青,继续说道:</p>
“除了上述因素外,您朝堂上的主张与我的理念一致,即是让民休息、抚慰将士。”</p>
“关中的民众早已疲惫不堪,这点早已昭然若揭,但却始终无人解决。而您的建议正好赢得民心,即使长公子拉拢了其他地区的支持,也不能抵消关中的根基。”</p>
“毕竟……”</p>
“关中才是大秦的根本!”</p>
“此外。”</p>
“您的主张也会惠及楚地。”</p>
“六国之后,唯一能抗衡秦的力量只有楚。”</p>
“楚地方员辽阔,虽人口分散,但仍不容小觑。过去秦国与楚国有频繁联姻,使得不少楚系人士进入朝堂。如果天下大乱,楚地将是对抗秦国的最主要敌人。”</p>
“但随着军源的改变,一切都发生了变化。”</p>
“您通过分化手段削弱楚地的力量,从而增强秦的统治地位。”</p>
“这使楚地失去了胜利的机会。”</p>
秦长青说道:</p>
“世上的聪明人众多,您看得明白,难道别人看不明白吗?”</p>
李左车冷冷说道:</p>
“的确会有其他人也看得出。”</p>
“但他们改变不了局面!”</p>
“六国贵族们贪婪自肥,怎么可能放弃手中利益?”</p>
“而底层民众生活在绝望中,秦国给了他们另一条出路,选择自然显而易见。”</p>
“一旦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奖励措施,就能逐步树立威名,进而激励底层民众反抗六国贵族。”</p>
“届时。”</p>
“天下将会无悬念。”</p>
秦长青笑道:</p>
“这个设想很完美。”</p>
“然而一切都要按部就班来,不能急于求成。”</p>
“大秦历来旨在统一天下。”</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