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所有人皆是一愣。
任雅相就道:“韩侍郎,吐蕃、吐谷浑两边争争斗斗,亦非一日两日之事,这矛盾是无法调解的,我看你去了也是徒劳。”
李治也点点头道:“任尚书说得是,再加上那里兵荒马乱,你又是朝廷重臣,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
让你送个粮草,你都弄得九死一生,还跑去那里,真是太危险了。
韩艺道:“陛下,其实之所以会闹成这样,都是因为臣当初没有仔细考虑,这事可以说是因臣而起,那么臣理应为此负责。另外,臣始终认为,如果让吐蕃吞并吐谷浑,会伤及我大唐的根本利益,我大唐决不能坐视不理。”
李治皱了皱眉,显得有些犹豫。
许敬宗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倒是可以派韩侍郎前去试一试。”
李治斜目一瞥,透着一丝不悦,他哪里不知许敬宗那点小心思。
许敬宗尴尬不语。
李治思忖半响,道:“此事还是等吐谷浑使臣来了再说吧。”
现在很多政策都是由韩艺提出来的,韩艺对于他而言,非常重要,而且作为宗主国而言,也又少有派宰相出去当使臣的,有专门外交官,除非危机到自身国家安危,这就可能让宰相出使。
出得两仪殿。
李绩主动走到韩艺身旁,道:“不瞒你说,老夫也不赞成你的建议。”
韩艺一愣,道:“还请司空赐教。”
李绩道:“你以为吐谷浑就真的心向我们大唐吗?当初吐谷浑可也是我大唐的敌人,一直觊觎我大唐的陇西地区,只不过后来被我大军给打败,当年太宗还有意扶植吐蕃去对付吐谷浑,而且当初太宗圣上为了不让吐谷浑发展壮大,还用了很多手段去压制吐谷浑那些部族酋长,这才将诺曷钵扶植上去,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吐谷浑的国力才会变得恁地孱弱,那诺曷钵是向着我们大唐的,但是其余的酋长可就不一定了。”
当年吐谷浑也是弄得李世民好不爽,因此李世民派出了最强阵容去攻打吐谷浑,其中就包括李靖、李绩、侯君集、薛万韶等不世名将,不过兵力倒是非常少,就是一两万,但还是摧枯拉朽般的吐谷浑给打败,其中肯定避免不了杀戮,主要就是削弱吐谷浑的势力,因此吐谷浑才没有实力去对抗吐蕃,其实吐谷浑在隋末唐初是非常强大的。
韩艺听得眉头一皱,道:“那依司空的建议?”
李绩道:“吐蕃是虎,吐谷浑是狼,他们又恰恰在我们身边,那么你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让他们自相残杀。”韩艺道。
李绩点点头道:“然后我大唐再出来收拾残局。”
韩艺道:“可是那样的话,我们就避免不了与吐蕃的冲突了。”
李绩笑道:“书生常说以德服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以德服人之前,你首先还得将刀架在对方的脖子上,才有资格去谈以德服人,吐蕃一直都跃跃欲试,若是我们一味的退让,只怕他们更会咄咄逼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出手教训他们一下,这样他们就不敢再跳了。”
他这是在跟韩艺交底,其实他一直都是主战派,禄东赞这么嚣张,他如何看得下去,也想跟吐蕃较量一下,而且李绩虽讲江湖道义,但是国与国之间,那是什么道义都不讲,能够落井下石,那当然落井下石,而且李绩就爱趁你病要你命,他的主张,就是先让他们自相残杀,然后大唐再出兵,全部扫平。
但是韩艺之所以想帮助吐谷浑,就是不想打这仗,想要扫平吐蕃,肯定是一场持久战,甚至可能陷在里面拔也拔不出来,当初他划定红线,可不是用来阻止战争的,这一年多来,可也一直在打,我只是希望大唐不要大动干戈,因此他是既不赞成主和派的意见,也不赞成主战派的意见。
韩艺沉思片刻,道:“司空,吐蕃的国力虽然远不如我大唐,但是他军事力量可也不弱。当然,我不是说他们比我大唐还要强,只是如今我们大唐扩张的太快,西北都没有经营好,而太宗圣上的去世,导致东突厥旧地,也不是那么的稳固。如果我们这时候跟吐蕃开战的话,纵使胜利,一旦我大唐国力有所衰弱,那么对于西北地区,肯定是鞭长莫及,到那时候,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动乱,有可能让我大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绩捋了捋胡须,皱眉道:“那依你的意思是?”
韩艺道:“还是以调停为主,尽量避免这一场大战,然后全力发展国力。”
李绩道:“你认为这事还能调解么?”
韩艺道:“但这至少是一笔无本买卖,就算不能调停,我们也没有损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