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长柏这话一出,有少部分人相信了,</p>
而大部分人中,有不想让盛长柏再回内阁的,也有纯粹嫉妒恨的,还有嫌热闹不够看的。</p>
卫临在这个时候开口了:“父亲,可是祖母一人在宥阳十年,你一封信也不曾寄过。”</p>
“唯一一次去看祖母,也只是把病弱的我交与祖母抚养。”</p>
闻言,盛长柏转身看向卫临,怒斥道:“逆子!你敢污蔑为父!”</p>
卫临含泪拱手道:“儿子刚刚被行了家法,只是因着要定夺亲生女儿的婚事。”</p>
“可是祖母在时,父亲却屡屡违逆祖母,祖母却是连一句重话都不曾说过。”</p>
盛长柏快步上前,抬手抽了卫临一个耳光,斥责道:“你敢忤逆我!?”</p>
子告父,可是要没命的,《告律》篇规定:“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弃告者市”。</p>
孔子更是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p>
卫临摇头道:“并非是儿子忤逆,而是祖母她老人家到死都无法原谅父亲的不孝。”</p>
“儿子被祖母养大,不能不替她老人家申辩。”</p>
“即便是父亲要处死儿子,儿子也不能昧着良心不开口。”</p>
王老太爷的门生们站了出来,带头的人开口:“你可还有别的证据?若是盛长柏真的不孝王氏,做为王公的门生,我必得为她讨回公道!”</p>
卫临回道:“祖母身边的丫鬟,还有两个在人世,其中一个在汴京,可当人证。”</p>
“其实,还有一事,我不得不说。”</p>
盛长柏抬手又要打人,刘全上前接过了巴掌。</p>
底下的人纷纷开口:“盛公,你这是做什么?”</p>
“盛长柏,你今日就算是打死他,你不孝的事实也抵赖不了。”</p>
海氏抹着眼泪开口了:“我这小儿子,自小就不成器,如今倒是越发的混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