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名的学子看上去已经三十,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上是年少有为了。</p>
只要这些春闱取得名次,就能正式进入官场,成为官老爷。</p>
刘古城说道:“没有啊,这不是知道萧兄你家里不得了,才多嘴问一问。”</p>
萧元朗有些感怀:“我与刘兄投契,才与你说这么多,我家里看着是风光,不过那不关我的事啊。我娘是妾,我在萧家也不得重视。这次要是考不上,大概会被家里派去管庶务,可是我不想啊,读书这么多年,谁人不想入朝为官啊。”</p>
这话说得坦诚,刘古城也有些感慨:“没想到萧家如此显赫,你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我之前还以为......嗨,算了不说那些了,明日春潮阁有个诗会,你去吗?”</p>
萧元朗说道:“去吧,多个朋友多条路,就算以后做不了官,你们做了官,我也算有条路子可以走不是?”</p>
刘古城笑起来:“你这话说的,难道萧家还能把你赶出去不成?不过等以后考上进士,萧兄可别忘了今日之谊啊。”</p>
萧元启也跟着笑:“不会不会,相逢于微末,情谊永不敢忘。”</p>
科举在即,所有学子都想在科考前博个好名声,到时候就算是名次不佳,说不得被贵人看中也能得个好官。</p>
所以各种诗会,茶会,文章品评就在各处开花,来的不仅仅是学子,那些寻求有才之士,大儒文豪也愿意参加一二,探一探今年考生的底。</p>
萧元启读书将近二十年,三岁开蒙,如今已经二十有一,为的就是今年中举,进入朝堂。</p>
为此,就连他的婚事都被押后,生怕软玉温香坏了他的心绪,反而得不偿失。</p>
萧元启是知道家里想要给他寻一个更好的亲事,才押着他的婚事,不过这不妨碍他在刘古城面前胡说八道。</p>
“刘兄你是不知道,我已经及冠,家里还不给我说亲,我看他们就是想拖着,等以后给我找个悍妇或者随便什么腌渍人家打发了。”</p>
萧元启和刘古城已经引为兄弟,此时在诗会上相聚,萧元启开始忍不住和他吐露心声。</p>
他想过,如果有人真的要倒卖科举题目,必然不会在那些天赋极其出众的学子面前说起此事。</p>
最好忽悠的买家就是家里有些钱,却没有入朝的门路,或者家道中落还想复起的寒门。</p>
倒卖科举题目,不外乎求财,没钱的贫苦人家就算是榨干了也挤不出什么油水,所以他其实也应该是目标之一。</p>
家里有钱,不是嫡子,之前文名不显,还有可能和家里有外人不知道的矛盾。</p>
萧元启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被嫡母苛待的庶子形象,和从雍州进京赶考的刘古城一见如故。</p>
雍州啊,那可是郑太后的封地。</p>
本朝太后皇后,被封赏的公主都有自己对应的封地。</p>
虽然人是不去的,但是封地上的财物都会有一份分到这些贵人的私库,到底是皇家媳妇,皇家女儿,这一点财物,本朝还是不吝啬的。</p>
刘古城入京后和萧元启一见如故,此时听到他的抱怨,说道:“那看来,萧兄想要破此局就只能够考出名次,最好博个进士的出身,才能够有出路啊!”</p>
萧元启叹道:“是啊,可是今年学子出众者那么多,我又有几分把握呢?”</p>
刘古城也跟着叹气:“我以为我在雍州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没想到到了京城才知道我的浅薄,这一次,太多厉害的人物了。”</p>
二人对视一眼,举起茶杯说道:“喝一杯,消愁。”</p>
他二人的表现被有心人看在眼里,诗会临近结束的时候,刘古城被自己的同乡喊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