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赵天赐递来的信封,骆骎曾当面打开,就见里头是厚厚一叠檀香票。</p>
这东西在福建很有信誉,随便一算,这一叠票子至少价值一千两白银。</p>
骆骎曾的担心瞬间消失,眉开眼笑地端起酒杯道:“我敬赵老弟一杯。”</p>
赵天赐哈哈大笑:“同饮同饮。”</p>
……</p>
王文龙回到斗埕村就开始写文章,并让段逢紫洗出照片,直接派人到建宁府城去找雕工,作为全国最大的廉价图书出版中心,建宁的雕工技术比福州还好。</p>
王文龙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写完文章,并且将照片刻成套版,接着将套板和文章一起派人立刻送往福州。</p>
福州,掌管《旬报》的张燮和邓志谟一看到王文龙的文章便眼前一亮。</p>
王文龙刚在京城扬名,回到福建后组织沿海捐款救灾但却一直没有文章发表。现在他突然寄回一篇亲自署名的文章,还配上了仿若活人取影一般的相片,报导方向还是揭露瓯宁木关的贪腐大案,不用问,肯定爆火。</p>
张燮立刻拿着文章和照片去找福建巡抚陈子贞。</p>
巡抚陈子贞看到文章和照片之后思索良久,突然猛的拍了一下桌,怒气冲冲的道:</p>
“建宁赈灾怎么搞成这个样子?此文章必然要发!”</p>
建宁赈灾有人贪污陈子贞是可以想到的,但是他也惊讶于骆骎曾等人的有恃无恐。</p>
凭王文龙在沿海的关系,这些文章根本不愁发,张燮来问陈子贞只不过是一个面子上的意思,陈子贞知道自己如果不同意发表,这篇文章肯定会流传到泉州的海商报纸上去,届时福建巡抚衙门反而失了先机。</p>
建宁大灾现在已经惊动朝廷,各地都在往建宁拨款,瓯宁县居然还搞出这种事情。他知道自己作为福建巡抚越是捂着越会出事,还不如主动出手揭发批判。</p>
陈子贞吩咐:“在这期旬报上发出巡抚衙门的公文,马上派人去查骆骎曾之事,必定要还百姓一个水落石出!”</p>
为了抢时间,在文章还在报社印刷的时候,陈子贞派出的人就已经赶奔建宁和漳州。</p>
一群人去调查建宁赈灾,另一群人自然是去市舶司沟通,务必在事情一引起舆论轰动的时候,福建官府就能站在一个有利的舆论位置。</p>
骆骎曾想不到自己马上就要遇上大事了,他和赵天赐的一个迁延推诿,很快便将整出一篇轰动全省官场的报道。</p>
(本章完)</p>
(/20955/20955122/1010013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