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灵帝病危(1 / 2)

汉灵帝废史立牧这一措施,造成的最终结果便是将来地方割据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之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了,所以这一事件的发生也预示着大汉朝真正开始崩毁!

而这一措施的出台也为杨锐操控青州提供了条件,虽然杨锐只是刺史的身份,但是当前也只设置了三名州牧而已,而且无论是刘焉、刘虞还是黄琬,都是出身、资历十分非凡之人,不是列卿就是尚书,类似杨锐这样的刺史在身份上与对方相差甚远。

刘焉乃汉室宗室,官居太常;刘虞亦是汉室宗室,还是族里的宗政,身份地位几无人能及,后来还差一点就被袁绍、韩馥等人立为皇帝;而黄琬虽然出身不及二人,但是官至太仆,同时又是士族力量的代表,地位也是十分超然。

因此,杨锐暂时并未对州牧一职存在什么念想,州牧这样的地方大吏关系实在重大,资历、功勋之类的只是其中考量的一个方面,恐怕灵帝本人也得照顾一下宗族的意见。

不过废史立牧措施的出台却是为杨锐这一类的刺史提供了机会,毕竟除去益州、豫州、幽州这三州立了州牧之外,其余各州暂时都未设置州牧一职,这便给职能有些相近的刺史提供了做大的机会,有几位州刺史都是在这一阶段效仿州牧的措施,逐步掌控一州之军政大权的!

摆在杨锐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汉室集权已经千疮百孔。根本无暇顾及地方的事务,这也是不少州刺史拥兵自重。能够一步步把控一州军政大权的原因,到得后来在有些州的刺史一职几乎已经与州牧等同了。

适逢乱世,所谓的军政大权还是以军权为主的,只有军力足够的情况下,州内的一干郡守、县令才会服从摆布,拳头大了才有话语权!

而当前杨锐要做的便是在青州建立绝对的军力优势,到时无论是统帅各郡县进行军事上的行动也好,还是要干预青州各项事务。也就有了稳固的后盾,这才是成就大事的基矗

好在此前杨锐已经利用手中西园新军的兵力树立了一些威望,还可以趁着当前青州黄巾复起之机,继续整顿青州的力量格局,所以青徐黄巾的泛滥对杨锐整顿青州来说很可能并不算一件坏事,倒可以算作一次打破青州固有局面进而建立新局面的机会。

“尔今黄巾势大,却是较为分散。因而烈阳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宜集中力量依次破之!

说来此次黄巾贼众再起,于烈阳来讲也并非全都是坏处,烈阳倒是正好可以发挥速度优势,救济各处城池于危急之中,获取各郡县的器重与依赖。尔后自可逐步掌握郡县的军政之事,与州牧之重亦相去不远矣......”

对于青州黄巾复起之事,程昱也提出了与杨锐认知相仿的意见,只不过程昱未提及利用黄巾之势耗费各郡县实力之事,这一点上杨锐也未说破。说出来倒是反而可能引起程昱对自己感官的变化,到时候杨锐根据情况自己把控便是。

然而也正如程昱所说的。青徐二州黄巾势力的确浩大,以杨锐现在的实力想要一撮而就的解决问题实在是不现实,于是杨锐便如程昱所说在青州各处打起了游击战。杨锐有着道风飞毯这一方便的飞行道具,配合纳戒的容纳能力,正好合适迅速辗转各处作战。

青州地界十分狭长,本来以道风飞毯的飞行速度要横贯东西两向,也几乎要将一天之内的有效时间都耗尽了。好在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是用道风飞毯来赶路,那些没有被黄巾势力包围的郡城、县城传送阵还是可以用的,只有被黄巾贼众围城的郡城、县城传送阵才处于关闭状态,杨锐多数时候都是在利用传送阵赶往各处的。

而传送阵本身的开放与关闭状态,也为杨锐准确地传达了某处城池是否被黄巾势力围攻的信息,只要关注那些传送阵处于关闭状态的城池就可以了,传送阵开放的城池都是处于非战斗状态的。

在发现某处城池传送阵处于关闭状态之后,杨锐便使用传送阵传送至距离最近的郡城或者县城,尔后再利用道风飞毯赶往其郡县所在的位置,如此一来就非常方便了,效率提高了不少,以至于杨锐作为援军通常出现地都非常及时。

不过由于杨锐要遭遇大量的黄巾士卒,再像以前那样带一点点兵力显然是不够了,黄巾势力虽然较为分散,基本上没有超过10万人规模的,但动辄也都是一两万甚至几万士卒拼凑在一起,于是杨锐便再一次将蓬莱境内练级的4万名4阶铁卫近侍给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