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开之后,本来就属于无妄之灾的老于同志第一波就被平反了,重回京城重新捡起大气物理这个老本行。
剩下的事情和电台情感栏目里的家长里短没有任何区别,夫妻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共同语言,全靠责任在维护,原本老于同志以为这辈子也就这么回事儿了,狗血的地方来了。
南极科考站去年来个新人,属于最后一批平反的,却是当年老于同志暗恋许久的小师妹,小师妹惨了一点,运动时被迫跟过好几个男人,折腾得没了生育能力,直到最后才赶上平反的末班车,平反之后小师妹果断离婚回了京城,没想到遇到了当年憨厚的大师兄。
风雨之后才有彩虹,风霜之后两个人再也压抑不住当年那朦胧的好感,两个超大龄中年的恋情一发不可收拾,虽然老于同志选择了净身出门,但限于教育水平老于同志的原配依旧采用传统农村妇女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婚姻,原配在老于单位大闹特闹,甚至把麻绳都挂到了中科院的大门横梁上。
九十年代男女关系的主流舆论相当的保守,以梁远这种逆天的成就,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纯情无比的两小无猜都会遇到头疼无比的问题,老于同志的舆论境况可想而知。
不过好在老于同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地球上最为遥远的地方待上半年,相对来说还不算难受,整个事件中最为倒霉受伤最深的却是于文杰。
虽然各人的立场不同解读不同,无论是负心汉抛弃糟糠之妻,还是叫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对于文杰来说不管怎么解读,家庭解体、幸福崩塌、母亲人设彻底毁灭却是实实在在的经历,无法躲避。
整个事件中除了南极科考站这点不常见之外,其余的和普通的世俗情感变故没有半点的不同,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些人为了子女忍了,有些人大胆求解放了,可这种事儿不是当事人又哪能分辨得清。
在家里呆的都快抑郁了的于文杰压力太大,就给王蒙蒙打电话提前回了学校,一听于文杰家里出事儿了,宋飞也从家里提前赶了回来宽慰好友。
除了于文杰这个当事人,其他两个少年在梁土豪的影响力笼罩之下全都是无忧无虑的那种,陪着于文杰感同身受强说愁的手段只有喝喝喝了。
由于梁远的缘故,314宿舍比较特殊,一直有着科技园食堂的饭卡,三人去科技园食堂搞了一大堆硬菜,又在香格里拉大厦的超市买了三瓶高度白酒一条牡丹烟,打算陪着于文杰烟酒不忌的一醉解千愁。
虽然王蒙蒙和宋飞的想法很好,不过少年人终究喝不惯白酒的口味,喝到半路晃晃悠悠的三人打算去超市买些啤酒或是果酒换换口味。
剩下的事情没有任何新意可言,所谓引发火灾的因素烟头绝对是排行前列的罪魁祸首。
清风吹起的沙制窗帘妹妹撩上了暗红色的烟头小哥哥,两人一见钟情天雷勾动地火,在白酒老爷爷的见证之下决定永结同心飞升上界。
少年班的这个收费宿舍属于后改建的建筑,虽然改建但由于经费有限的缘故,已经老化的电路并没有随之更新。
甚至由于收费的缘故,东大还特意把宿舍和走廊的水泥地面换成了比较高档的实木地板,常见的双人铁管床也换成了清漆处理过的实木单人床与实木书桌、书架、收藏柜。
窗帘妹妹和烟头哥哥的爱情先是感动了白酒老爷爷,继而感动了地板大叔,书桌大舅,书架表兄和单人床表弟,最后电路阿姨的参与直接导致了整栋楼都投入了进去。
假期关系加上时处白日,当时的宿舍楼内除了314宿舍这三兄弟以外并无他人,三兄弟一走宿舍楼就空了,这年头又没有电子的烟感和火警报警器,等到浓烟被发现时全楼的电路都参与进去了大半,火势发展得已经接近失控。
得知情况的东大值班领导当时就炸了,急匆匆的报119火警,组织全部能找到的教职员工上灭火器,心急火燎的查看有无学生被困。
更坑爹的是,香格里拉基金会为了拍某个读书大佬的马屁,把宿舍附近的行人路两旁都修了装饰花池,救火车那么大只一个,到了现场之后发觉车根本就拐不进来。
这年头共和国国内少有手推式混凝土破碎机,为了拆掉花池边缘的混凝土,只能现场找人去东大的劳保仓库拿了十把尖镐,然后人力花费了七八分钟拆掉花池,一来二去救火车足足耽搁了十多分钟才进入到可以喷水救火的位置。
消防员冒着生命危险或是从楼内或是从窗外挨个寝室探查,足足花费了半个小时结合着返校登记大致确定了无人伤亡的事实。
九十年代大学的社会地位相当之高,再加上东大地处省会沈城,这起火灾的地点又靠近牛B的南湖科技园,可以说官方的神经第一时间就被牵动。
东大起火半小时之后,沈城市长亲自到现场调动消防力量,省委派出了一个常务副蹲在现场以便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不过由于少年班宿舍是旧楼改造,设计本身就不合理加上建成年代很早也没什么专用的防火通道,导致了最多只有两台救火车能对现场火势做出控制,灭火的速度十分缓慢。
肇事者王蒙蒙等三人早就吓得醒了酒,眼瞅着自己搞出来的超级大阵仗都麻爪了。
和家里说三人是万万不敢的,王蒙蒙忽然想起梁远翘课时曾不知一次说过,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去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