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维活动了几下脖子再抬眼看去商务舱已经空了一大半,大部分商飞的员工都已经出舱。
抬手打开座位顶端的行李舱,从里边拿出旅行便携包李国维刚刚走上飞机过道,感到肩头被人轻轻拍了一巴掌。
“国维,你把我从罗克韦尔骗到了欧洲,然后就人影都不见了一个,给你打电话你总说来香港就知道了,现在到香港了我看你还往哪里躲?”
“瑞阳!我跟周总他们从英国飞法兰克福转机,和大部队不在一个登机口,上机时特意找了一圈怎么没看见你,还以为你有事请假了。”李国维略带惊喜的说道。
“我和航电组的人在B3舱,没和这些行业老大坐在一起。”欧瑞阳笑着说道。
这次商飞人员回国开会,除了机械、工程两大领域的子系统首席之外,很多部门骨干也顺路来了香港,不过这些人都是商飞独自掏钱组织来香港旅游的,和首席们一会转机赴国内开会不同,这些人在香港游玩后就地解散算是提前放了年假。
欧瑞阳和李国维是大学时代同一宿舍的好友,不过两人专业方向有着极大的不同,李国维就读于热动力学,欧瑞阳则在电子通信工程专业就读。
毕业后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深造,最终李国维进入了航空发动机行业,欧瑞阳却进入了美国著名的自动化控制公司——罗克韦尔,负责罗克韦尔针对中、小型公务机市场所进行的航电开发工作。
在李国维跳槽来商飞之前,欧瑞阳在罗克韦尔领导的工作组已经成功的获得美国知名公务机企业豪客比奇空中国王350系列涡轴公务机的航电订单。
李国维入职商飞后经过数月的细致观察,终于发觉商飞是一家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富有进取心的新兴航空企业,更重要的这家公司从老总到技术骨干基本都是由华裔构成。虽然各人来自天南地北、背景不一、国籍不一、但无一不是站在本领域顶尖层次的佼佼者。
形象的说商飞的构成根本就是集全球华人航空人才精华在航空产业上奋力一搏。
自航空飞行器诞生以来,这种事情在华人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从冯如开始,华人在航空领域上的证明往往都是具有悲剧色彩的个人奋斗,纵然能在一个分支领域做到顶尖但改变不了华人在航空工业史上的尴尬地位。
这颗星球还没有一款获得大批量应用的民用航空器来自华人独自原创、独立生产,面对这种近乎以自身文明为竞争力的产业,个人的拼搏努力真好比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一般。
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想做出改变,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没有任何的含泪煽情、商飞只是用自身的真实行动传达着那个无比清晰的概念,是时候在人类航空工业史上留下属于华人的印记了。
除了航空发动机,商飞没有放过任何客机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从航电到飞控从气动到系统,商飞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商飞的所作所为几乎把梦想、野心两个词组明晃晃的挂在了脑门上。
李国维感到了久违的热情、久违的青春,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可以尽情做梦的学读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