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李恪拉着杨妃的手,坐到椅子上说道“母妃,儿臣真的没事,这段时间因为儿臣的事情,让母妃担心,挂念,你看母妃都清瘦了好多,是儿臣不孝。”说着起身跪在了杨妃身前。
杨妃见儿子如此的孝顺,双手抚摸着他的脸颊,虽然还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但李恪脸上已隐隐露出他外祖隋炀帝的轮廓,英气逼人。
刹那间,杨妃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正微笑着看着她,她不由一颤,止不住眼泪流下来。
杨妃的表情让李恪奇怪,问道“母妃,你怎么了?你别哭啊,儿臣以后一定会听你话,不再惹是生非,不会让母妃担心了。”
杨妃醒过神来,这才意识到失态,赶紧扶起李恪爱怜的道“没你事,知道你平安无事,母妃高兴。”
李恪调侃道“只要母妃高兴,儿臣在遇刺几次也没什么关系。”
杨妃听到李恪说的不像话,马上板起脸来说道“不许随便瞎说,母妃只是希望你们都过平平安安就放心啦。”
接着两母子拉了一阵家常,李恪才在杨妃依依不舍的目光在中离开了宜秋宫,走出皇宫,李恪便直奔骊山别院而去。
长安离骊山并不是很远,一个多时辰,李恪的马车便来到骊山脚下。
冬日的骊山一片萧索,原先那些飞舞鸣叫的虫蝶,全然消失了。没有了鸟鸣虫叫,没有了人生喧闹,四处山野一片荒寂。凋零的树木,只剩下瘦硬的树枝戳向空中,彰显着倔强。
地面上草木干枯,荒草落落,被积雪覆盖,一切的生机与华丽,都已黯然退场。前些时日下的雪还未融化,整座骊山粉装玉砌、披银裹素,庄子里雪白的房屋与地面之间,还立着孩子们堆的雪人,树上还挂着毛茸茸的雪条儿及蓬松松的雪球儿。红梅傲雪,青松挺拔,屹立在白茫茫的世界之间。
阳光照着积雪,积雪映着阳光,天地之间,浑然一体。
唯一让李恪不满的是,这里又睡满了面黄肌瘦的灾民。
赶车的李元宝忍不住开口感慨道“哎!要是有什么高产的粮食作物就好了,他们就不会挨饿了!”
李恪闻言却有些嗤之以鼻,开什么玩笑?百姓是否吃得饱饭,从来都不是粮食的问题,甚至与天时的关系亦不大,更多的还得看人,看国家是否安定,官吏是否清廉。
即便到了后世民国,高产量的红薯、土豆、玉米等农作物已经普及,可还是有大片的人饿死。
天底下最大的灾难是什么?
不是六月飞雪,不是河川决堤,甚至不是旱蝗并灾,乃是……
甚于天灾,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在坟墓前哭泣,孔子命子路上前询问“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妇人哭着说“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孔子感到很惊奇“何为不去也?”既然有猛虎为患,何不离开呢?妇人怆然垂泪“无苛政。”
犹可见,苛政猛于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