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叔,方形还是三角?”</p>
实验还在继续,不同的信号强度、微调的预感知时延,每一次实验都在为辅助神经系统理论成果丰富着实验素材和论据。</p>
“三角,不过……”</p>
“安叔,不过什么?”</p>
这还是这几天安城第一次多说话,郭一立即起身问道,迫切的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p>
“光点更亮了!”安城立即答道。</p>
“安叔,你确定?”郭一非常激动,立即问道。</p>
“嗯,确定。”</p>
“好,完全同样的条件,再来。”</p>
如果不是安城的感知有问题,那这个发现将非常重要。</p>
这几天的实验数据显示,任何对实验数据、预期时延的调整,安城对光点的感知都会变得异常模糊,光点几乎都无法辨别了的那种模糊。</p>
好像除了原始拓印仿制的信号才能引起安城的感知。</p>
其他的任何调整,无论信号强度更大还是更小,更快还是更慢,预感知的时延是更高是更低,都会引起安城视觉感知的极度衰减。</p>
郭一一度怀疑,难道不能动,一点都动不得?</p>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p>
这意味着后续对这些信号的迁移改造都会变得更加复杂——没有容错可是致命的!</p>
但是现在,安城说“光点更亮了”。</p>
这说明什么?</p>
这说明,郭一的相关调整第一次有了增益效果。</p>
有增益效果,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后续的实验就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p>
意味着郭一可以不用完全去仿造信号,而可以去改造信号了。</p>
比如:</p>
安然没有视觉,无法产生视觉信号。</p>
如果能够找信号增益规律,就可以把安城的视觉信号提取重要部分作为基板去改造去增益,最终升级成为适用于安然的拟真视觉信号簇。</p>
增益:一切使得情况向好的改变,这是郭一赋予增益的一种特殊含义。</p>
如果信号基板能够最终提取成功,也意味着创造视觉拟真信号有成为替代仿造拟真信号的可能。</p>
更进一步,如果能够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创造视觉拟真信号那是可以从无到有的,是可以从一到二再到无穷大的。</p>
这不就是最终的期许吗?</p>
路也许很长,但终于看到了希望。</p>
“安叔,现在呢?”郭一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问道。</p>
“看不清。”</p>
“现在呢?”</p>
“没有。”</p>
……</p>
除了那次的巧合,一整天的时间,信号再也没有一次增益的效果。</p>
别说增益了,衰减都没有。</p>
这边只要微微一动,信号就全乱了,搞得郭一很是郁闷。</p>
如果说信号的增益衰减规律可以是一条线的话,那么一个点是没办法描述这种规律的。</p>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哪怕一条直线,也至少需要两个点才能把它确定。</p>
而且这种增益即便有规律,可以用线来描述的话,又怎么可能是直线?</p>
肯定是极其复杂的曲线。</p>
这就意味着:点越多,确定出来的曲线也就越精确。</p>
现在,除了那次巧合,郭一再也没有找到第二个增益的点、不集聚衰减的点。</p>
一时间实验仿佛陷入了一个新的瓶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