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们这样做值得吗?”杨建逸问道。</p></p>
<p>“不是值不值得问题。”刘墨卿回答着:“美方既然这么有诚意,为什么不做?”</p></p>
<p>“每一次的启动都消耗着更多的电力,我们这个月已经启动六次了,整个J市都因为天网启动,电力出现供能不足了。”杨建逸皱着眉头说道。</p></p>
<p>“军方已经跟J市领导打过招呼了,政府自然全方面支持,最近的停电检修的信息你不是也有收到过么。”刘墨卿看着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着收尾工作。</p></p>
<p>“可是,下个月还是这样的话,怕老百姓们不愿意啊。”杨建逸有些担忧。</p></p>
<p>“老百姓们为什么不愿意?偶尔停停电,也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乐趣,不要把老百姓们想的太脆弱。”刘墨卿转身离开现场。</p></p>
<p>科研人员已经结束了工作,第二十三次天网启动即将开始。</p></p>
<p>美方少校提尔在观察室里等待着,他自然没有权限近距离观察天网,能在观察室看到天网运作已经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就连同他一起的工作人员都无法进入,每次都是提尔靠着记忆力向工作人员述说他所能记住的东西,再由工作人员向美方汇报。</p></p>
<p>即使他亲自汇报,也是依靠着记忆力。</p></p>
<p>美方的多次抗议都被刘墨卿选择了无视。</p></p>
<p>进入了观察室后,杨建逸同提尔握了握手,提尔对刘墨卿点头示意,刘墨卿自顾自地走到幕前,他俯首看向天网。</p></p>
<p>天网尚未启动,工作人员已经身穿辐射服在下边进行安全检查和操作。</p></p>
<p>观察室里,工作人员也同样在调试着数据,杨建逸做着检查。</p></p>
<p>“刘组,可以启动了。”杨建逸做完最后的检查,向刘墨卿汇报着。</p></p>
<p>刘墨卿点了点头。</p></p>
<p>杨建逸开始忙碌了起来。</p></p>
<p>不同于上次天网自行启动。</p></p>
<p>天网的启动分为两种模式,第一就是手动启动,在人为操作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全方位的对地球扫描定位,做到最为精准的定位,其误差不超过十米。</p></p>
<p>这样可以对某一区域做着各方面的数据汇总,对其地形、房屋、空间都能做到最为精确的监测。</p></p>
<p>第二就是自动启动,自动启动针对着地震的震源,台风的形成,龙卷风等大自然的能量监测,这需要依托着卫星及科研机构所释放的各种监测设备。</p></p>
<p>其数据的庞大如换成人工即使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无法完成,但换成超级电脑的超强运算,天网系统更是能够精准推算出其方位。</p></p>
<p>这些都是民用或科研,用于军方的话,其价值更能体现出。即使对方用可移动系统,目标在小,亦能被天网所监控到。</p></p>
<p>这就是美方最为忌惮的事情。</p></p>
<p>也是为什么美方千方百计都想要获得天网的所有数据。</p></p>
<p>这更是刘墨卿为何几乎抛弃了天网的原有基础,花了比原来还少的时间做出了巨大的改进,其艰辛和努力,超出了常人的想象,更是壮举。</p></p>
<p>只是此壮举,并不能让人所知,更不能让老百姓所知。</p></p>
<p>对刘墨卿来说,无所谓,中国建国之初,隐名埋姓的人才比此时更多,为了不被他国欺负,大半辈子都在荒漠中。</p></p>
<p>他这点算得了什么?不过只是在地下了呆了十几年。</p></p>
<p>对他来讲,他唯一的遗憾就是,他还没有做到为国捐躯。</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