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制度弊端(1 / 2)

光阴似箭,转眼就过了一个月,很快就要到太平书院开学的日子了,但又出现新的问题那就是教学所用的书籍和纸张不够…</p>

要知道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前当时记录各种史料还都是用竹间、木块和丝绸造价昂贵,导致书籍成为了奢侈品。</p>

只有少数达官贵人和富豪商贾或豪门氏族的子弟才能接触到书籍,造成教育的失衡。</p>

后来到了大约百年前,蔡伦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p>

他本人也因此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p>

在这个时空的东汉不像另一个时空的现代中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能够保证绝大多数孩子接受最基础的教育。</p>

在这个年代这个时代不成读书人,就是人下人。</p>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出名的方式那就是参军,通过累积军功不断提升官职至乎封侯。</p>

但在冷兵器时代上阵拼杀的死亡率极高,最终能脱颖而出的相当少,也只有像吕布、张飞这种极少数天赋异禀的人才能名留青史…</p>

因此,读书识字,是每一个寒门之人都向往的事情。</p>

即使要参军,也须要读书识字没否则只凭武勇最终的成就也都是有限的。</p>

然而,汉代的书籍何其稀少,许多书籍都是用手抄写,都是那些世家大族私藏的东西。</p>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读书也就成为了遥不可及的事情。</p>

达官贵人和士族子弟一生下来,就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拥有着远超他人的资源和人脉。</p>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要么被人赏识,倾力教导,成为别人的门生故吏,摆脱黔首的身份。</p>

要么发愤图强,赚取了足够的金钱,花重金购买书籍,改变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命运。</p>

所以后世才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p>

◆◆◆◆◆◆</p>

在汉代,绝大多数寒门的出路,也只是第一条。</p>

如此一来,纵然这些人能够摆脱黔首的身份,身上也会打上某些势力的痕迹。</p>

要知道,察举制是汉代至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就是考察推举。</p>

察举始于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时成为一种制度。</p>

即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p>

这些人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p>

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孝敬父母老人和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p>

因此,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p>

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p>

这种考察的方式点类似现代的论文答辩,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p>

同时,受人提拔,若是不能一心为那个赏识你的人办事,一定会被打上忘恩负义的标签。</p>

那个时候,天下之大也再无容身之地。</p>

正是察举制度的出现,才使得这种风气越演越烈。</p>

虽然设立察举制度的初衷乃是好的,朝廷也希望通过各个地方官吏的推荐,能够得到更多人才。</p>

然而,是人就会有私心。</p>

那些负责察举的官吏,自然希望自己察举的人,以后能够成为自己的助力。</p>

这样一来,那些能够滴水之恩涌泉已报,以及对上官怀有感恩之心的士人,自然就成为广大官吏察举的对象。</p>

反之,有些忘恩负义,或者不善阿谀上官之人,自然就会受到冷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