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爆发后的第三年,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蒋锋终于造出了第一台T600终结者。</p>
T600是《终结者》电影系列中,由“天网”开发出来的第一款人形智能战斗机器人,是一种早期的产品。</p>
比起之后的经典T800,T600虽然一身合金骨架看起来牛高马大,但却中看不中用,力气没有比它个子小的T800大(《终结者2018》里被T800一挥手就打断了腰),弱智低能(在电影里一句话都没有说过),防御垃圾(在电影里被几把突击步枪连续射击,就能击毁),所以在“天网”开发出T800后,就被迅速淘汰掉了。</p>
但是在蒋锋的眼中,T600才是最适合作为正面战场主力的终结者,而不是经典的T800。</p>
因为,作为最基本的前线士兵,在战场上不过就是被当做消耗品的炮灰。</p>
而作为炮灰,质优价廉量又足才是王道。</p>
T600虽然各方面的性能都不足,但正因为它是初期产品,所以生产技术相对简单,成本便宜,方便大量生产,是战争中快速爆兵,补充损失的不二选择。</p>
电影中的“天网”之所以被约翰·康纳打败,除了军队数量不如人类,以T800作为军团主力,走精兵路线,也是“天网”最后战败的一个原因。</p>
T800强是强,但是生产成本,制造工期也比T600高,而且在人类抵抗军人手一把的等离子步枪的火力面前,又并不比T600抗揍,除了进行需要高智能的渗透作战,在大规模军团正面作战,双方互相拼消耗之时,性能优势又发挥不出来。当然,也不是说T800不优秀,而是这种高成本的士兵,应该作为精锐部队,好钢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被当做廉价炮灰,白白消耗在正面战场,敌人的炮火之中。</p>
电影中的“天网”,本身就兵少,造兵又喜欢走精兵路线,打起来的时候更喜欢把精锐部队当炮灰往战场里填,一旦大量损失,结果又没有充足的资源大量爆兵,能打得过人多势众,还因为掌握了未来的情报,可以做到先知先觉的约翰·康纳才有鬼了。</p>
所以,蒋锋贯彻了他的建军思想,走的是炮灰+精锐的路线。按照每生产一百台T600,就生产一台T800的比例,来建设属于他的终结者军团。</p>
至于更高级的T1000,还有TX,目前科技还爬的不到位,暂时造不出来。</p>
为了配合终结者军团战斗,蒋锋还生产了大量的美制C130运输机,用来快速部署部队。</p>
比起电影中出现过的那些科幻感十足,看起来花里胡哨,但是一旦打起来就原形毕露的“天网”载具(《终结者2》电影开头,“天网”的机器人战斗机被一发火箭弹就给KO了),还有华而不实的巨大机器人“收割者”(大号靶子一个),蒋锋更愿意生产美军现役的那些经历过实战考验的主战坦克、自行火炮、军用飞机等装备。</p>
因为都是现有技术和生产线就能生产的武器,可以控制成本,最适合大量爆兵。</p>
而大量爆兵,又是蒋锋的最爱。</p>
当然,为了增强手下终结者的战斗力,蒋锋很早就开始研究等离子步枪,还有来自《星际争霸》世界的电磁步枪的科技。</p>
比起电磁步枪,蒋锋虽然拥有等离子步枪的全套科技,但是电磁武器,这个世界的美军,还有其他军事大国,都已经制造出了电磁炮,已经初步装备了部队。</p>
所以反而是只有实物,没有技术的电磁步枪,最先被蒋锋给生产了出来。</p>
而且,电磁步枪因为是实弹武器,需要用到的技术要比等离子步枪这一类能量武器要相对简单,更适合大量装备部队。</p>
这也是为什么《星际争霸》世界的人族,他们的战列巡洋舰、攻城坦克等战斗单位明明都普及了威力巨大的能量武器,但是给陆战队员使用的,还是廉价的电磁步枪。</p>
陆战队员,游戏中就是五十块钱一个的初级兵,妥妥的炮灰。人族的老大和蒋锋都想到一块儿去了,炮灰用廉价武器,节省成本嘛。</p>
因此,便宜的电磁步枪成为了炮灰T600的标准配备;而随后少量生产出来的等离子步枪,全被配备给了T800。</p>
至于蒋锋从归顺的人类中招募而来,数量一百万的灰衣军,是作为治安部队来使用的,连电磁步枪都没有,用的还是蒋锋从人类军火库中扒出来的突击步枪之类的装备。</p>
在最初通过武力的手段,吞并了几个人类的幸存者营地后,蒋锋发现与其动武,还不如直接动用自己掌握的食物,进行招募,来的更加有效率。</p>